修行,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實際上,每一次我們試圖從繁雜的外部世界抽離,回歸內心片刻的努力,都是一場微小的修行。
可能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你鋪開瑜伽墊,準備用一場流汗的練習來洗滌身心的疲憊;也可能是在一個重要的項目開始前,你閉上眼睛,希望通過幾分鐘的靜坐來獲得更清晰的思路。
這時,你會選擇播放一段音樂。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你打開熟悉的音樂App,搜索“冥想”,成百上千個歌單讓你無從下手。你隨意點開一個,前奏剛剛讓你進入狀態,一段突兀的鼓點或人聲又瞬間將你拉回現實。你發現,找到一段能與你當下心境和身體節奏完美同步的音樂,竟如此之難。
我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會為了一杯好咖啡遍尋城中角落,會為了搭配衣服精心挑選配飾,卻常常忽略了我們內在世界的聲音環境。那些粗制濫造、或是場景錯配的音樂,對于一場專注的內在練習而言,無異于一種“聲音的將就”。
你的內在修行,理應擁有一段“配得上”它的背景音樂。
一群“聲音的偏執狂”也這么認為。他們中有專業的頌缽療愈師,有深諳不同音樂風格的音樂制作人,也有對腦神經科學頗有研究的技術專家。他們共同創建了一個叫“Zenya”的手機應用。他們認為,聲音不應只是“背景”,而應是具備功能的“工具”,是通往更深層次內在體驗的橋梁。
在Zenya里,音樂被嚴格地按照功能和場景進行劃分,細致到了令人驚嘆的程度。同樣是氛圍音樂(Ambient),用于“深度閱讀”和用于“睡前放松”的,在節奏的快慢(BPM)、樂器的使用、聲場的空間感上,都有著本質的區別。用于“脈輪療愈”的音樂,更是嚴格遵循著不同能量中心對應的特定音頻和頻率。
這里沒有算法推薦的流行歌單,沒有引導你“想象一片海灘”的旁白。它提供的,是一種純粹、專業、且尊重你個人空間的服務。它像一位沉默而專業的茶藝師,在你需要時,不多一言,只為你奉上一杯恰到好處的茶。
下一次,當你準備開始屬于自己的那段修行時,或許可以嘗試為它匹配一段真正“量身定制”的BGM。因為,對內在世界的鄭重其事,正是現代生活中最高級的儀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