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考研就像減肥,在過程中會悟出很多真諦,也會識別到不少謠言。
今天咱們就來分享幾個考研圈里廣為流傳的謠言!如果你也曾聽說,千萬別信!
謠言1 只要初試考得好,上岸就穩了
有些同學認為初試過了就真的意味考研穩了,這真不一定。
初試成績只是復試的敲門磚,只有初試成績達到一定分數線,考生才有機會進入復試。
且大多數院校為了選拔優質生源,會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復試,有些院校復試比例甚至達到5:1,所以并不是初試過線就行了。
如24年大連海事大學復試錄取辦法公告中寫明,多數專業一志愿考生復試差額比達到300%,甚至部分專業達到500%。
且不少院校開始提高復試成績在總成績中的占比,越來越注重復試表現。
(圖源:云南大學新聞學院復試細則)
每年都有很多初試高分的同學在復試中被刷,如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初試成績為437分的同學因為復試成績不合格,而被淘汰。
所以只能說初試考得好會在復試中有更多的優勢,但并不代表一定穩穩上岸。
謠言2 復習三個月上岸985/211
每年復試完,網絡上不乏洋洋灑灑萬字經驗帖,其中就有很多復習三個月成果上岸的同學……
“三個月考研上岸”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但少!也許本身基礎非常好,之前已經有了不少積累,也許復習效率極高等各類情況,只不過多數不會在經驗帖中提出。
且很多人的學習習慣、知識吸收能力和初始知識儲量是存在差異的,單純的照搬硬套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很多同學還會以此作為拖延的理由。
切記,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考研是需要充足的時間來準備的!不要盲目輕信“高分經驗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謠言3 專業課看這幾本就夠了
不得不說,這種“經驗帖”真的很常見。
先不說每個人的復習情況不一樣,學長學姐提出要看哪幾本書或哪幾章,也許只是因為其本身對其它知識點就有所積累,所以以自己的視角提供復習“要點”。
其次專業課絕大多數都是自命題,這些“經驗帖”給出的復習要點不一定適合大家所備考的目標院校。
因此,大家在復習專業課時,可以以“經驗帖”為參考,但不能完全信任,最好結合目標院校真題,摸索真題偏好哪些出題角度,梳理知識框架。或者是找到目標院校的直系學長學姐,更有針對性且省時省力。
謠言4 考研報雙非,毫無意義
學校鄙視鏈一直都存在,985大學的看不起考211的,211大學的看不起考雙非的,從而營造出一種人均985/211的錯覺……
但其實,我國目前共有147所院校進入“雙一流”行列,僅占我國高校的5%,這就注定能考入“雙一流”高校的學生是鳳毛麟角,考入雙非才是常態。
且從學科實力來說,現在很多“雙非”在特定領域或者專業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某些程度上也能比肩雙一流!
所以大家在擇校時不要糾結于別人的看法,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綜合考量做出決策!
謠言5 政治很簡單,一個月沖刺就夠了
有些同學認為政治題材日新月異,常有新考點出現,所以最后一個月集中復習就足夠了……
千萬不要拿自己一年的辛苦去賭一次的僥幸,如果有研友跟你說政治考前背背就可以了,趕緊跑!
要知道政治復習并不是單純地刷題目背答案,而是要記住政治答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因為你很難猜到會出什么題,但是只要我們掌握了解題技巧,無論出什么題目都能應對。
另外,最后一個月需要沖刺的不只有政治,可別為了撿芝麻而丟西瓜。
總而言之,雖然學習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但是這些經驗帖是不可完全信的,“腳踏實地”最重要!
基地2026考研網 絡輔導 班已經開 啟,基地每年的考研輔導 班,都在升級優化教學模式,聯手名師匯聚的新文道考研機 構,結合每一屆的教學實踐與應試經驗,不斷打磨完善備 考輔導體系,幫助更多的考研學子們高效精準備考。
網絡包括:“導學+基礎+強化+提高+沖刺”共516課 時, 24小時不限時間和地點, 根據個人實際制定計劃進度,網上互動答疑,均有配 套教材及內 部重點講義。
除東莞(基地總部)外,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汕頭、江門、茂名、肇慶、湛江、梅州、汕尾、河源、清遠、韶關、揭陽、陽江、潮州、云浮,均設有分部報 名點,學員可選擇就近上課,大幅節省時間成本。歡迎來 電垂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