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喜報指責自己最優秀、考出幾乎最高分的學生,這在中國歷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吧?但是透過這件事,我覺得很多人都要思考了:你到底是要名聲呢,還是要實際呢?
高考結束之后,最近這幾天,各大學的錄取情況陸陸續續都公布了啊。很多學校呢,愿意發這個喜報,那咱都從學生時代經歷過,都見過。比如說某些學校有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了,那一定會發出喜報啊:恭賀我校某某同學考出省狀元、考出市狀元,考入清華北大。這個操作倒很正常。
然而江西一所中學,這個喜報寫的簡直是讓人不可解。他的這個喜報是怎么寫的呢?他說今年高考,這個學校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有幾個學生在他們考出高分后,沒有報清北;這個學校還是有三個同學 ——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 考上了清北這樣的高校。你看著這個喜報,好像是他在稱贊自己的仨學生,但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來了:他不這就指責自己另外幾個高分考生不報清北嗎?喜報還有這么寫的嗎?對,他就這么寫了。當然,這個喜報一貼出來,舉世嘩然,在當地教育部門的干預下,這個喜報也馬上被撤走了。
其實這件事此前也有。大家記不記得,就在前些日子,也是某個中學有一個班主任,他在這個群里面啊,指責幾個高分考生。他說:“你這幾個高分考生,按你們的成績報清華北大,絕對能考上。但是呢,你們可能考慮到去清華北大考不了好的專業,你們竟然放棄了,選了別的學校。你們這樣做啊,表面上是你們自己得利了,實際上啊,你損害了學校的聲譽。” 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咱們清楚,各個中學競爭那是掐尖啊,各個中學一定是要向別人宣揚 “我每一年能考上多少個清華北大”,那真是多一個人,我就可能比別的中學領先一個名次。結果呢,你這個班級有兩三個學生明明能考,你不報,所以氣的這個班主任啊,把這個群都給解散了。
能考上清華北大卻不報名,這恐怕就是這一兩年高考出來的新常態嗎?前兩天大家記不記得,還有個考了 600 多分的女考生,她的成績在當地啊,上本科完全沒問題,結果呢,人家不去,人家選了個職業院校,為什么?感覺這個職業院校發展更好。
此前我們都知道,高考獨木橋:那能上清北絕對不上一般高校,能上本科絕對不念專科。甚至很多人早就說了,學校的名氣比專業大的多的多。但是這恐怕真是老黃歷了。為什么?這兩年的就業市場變化很大呀,有很多名校的文科畢業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呀。所以家長也好,學生也罷,人家更理性了。大家要考慮的是:我讀大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終極目的嘛,是提升自我,塑造更好的自我,但是我們也是要吃飯的,4 年大學畢業,你這個孩子得能找到工作啊。
所以慢慢的,大家意識到了:可能專業比學校是不是更重要啊?有的時候,學校名氣大,未必能給你帶來真金白銀啊。所以我跟大家講,恐怕未來,這種不念本科念專科、不去清華北大而選擇更熱門專業的學生會更多的,而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也會發生變化的。所以啊,咱們的學校和老師,也就別苛責這些明明有能力上清北卻不去的學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