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患者來說,能夠通過手術切除腫瘤是非常幸運的事,但是這并不代表手術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任何癌癥都可能出現復發轉移。有的患者術后還要進行鞏固治療,因為具有一些“高危因素”,鞏固治療可以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那么所謂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應該如何應對呢?
癌癥復發轉移高危因素
1. 中、晚期腫瘤
目前癌癥的分期采取WHO的TNM分期方式,即按原發腫瘤的大小和范圍(T),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N),有無遠處轉移(M)等進行綜合分期,如I期、II期、III期、IV期等。以乳腺癌為例,I期、IIa期或IIb(T2N1M0)期的患者為早期;ⅡB期(T3N0M0)~ⅢC期為局部晚期,Ⅳ期為晚期。
一般來說中、晚期癌癥出現復發轉移的風險比早期癌癥更大,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中、晚期癌癥往往病灶更大,確診時可能已經出現遠處轉移,即使經過系統綜合治療,也很難全面清除癌細胞,所以治療后的復發轉移幾率也更高。
2.低分化腫瘤
腫瘤的分化類型一般在病理報告中體現,代表了腫瘤的惡性程度,一般來說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復發轉移;分化程度越高,惡性程度越低,越不容易復發轉移。
按照腫瘤分化的程度,通常將腫瘤細胞分為4個病理等級,并用英文字母G(代表Grade:即分化)來表示。級別越高表示細胞分化程度越差。
I 級(G1)即高分化,細胞分化程度較好。一般來說,G1的腫瘤細胞分裂速度較慢。
II級(G2)即中分化,細胞分化程度居中。
III級(G3)即低分化,細胞分化程度較差。
IV級(G4)未分化。
有時候病理報告單上不會寫明分化程度高低或分化等級,那么我們就需要了解哪些類型可能具有更高的風險。目前一般認為實體型、微乳頭型近似于低分化的危險性;腺泡型、乳頭型近似于中分化;貼壁型則類似高分化,不過這只是簡單的劃分,并不等同于以往的高低分化,僅作參考。
3.血管、氣管浸潤
這一點通常體現在術后病理報告中的“有無脈管癌栓”和“有無氣管(氣道)播散”。
如果報告上寫脈管癌栓或脈管癌栓(+),意味著癌細胞已經侵犯病灶周圍的血管和(或)淋巴管,管道里有癌細胞栓子,可以隨著血液或淋巴液轉移到其他地方,那么復發和轉移的風險就比較大。
氣管(氣道)播散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氣管切緣檢測到癌細胞(切緣陽性),可能說明癌細胞已經順著氣管播散轉移了,這樣會增加術后復發轉移的風險。
4.臟層/壁層胸膜侵犯
胸膜侵犯是指腫瘤向外生長觸及或突破胸膜,胸膜侵犯意味著不再是早期,是不良預后的高危因素。
胸膜侵犯分四個層次:PL0為淺表侵入臟層胸膜彈力層—T1期;PL1為越過彈力層,但未侵入間皮層,即臟層胸膜表面—T2期;PL2侵犯臟層胸膜—T2期;PL3侵犯壁層胸膜—T3期。
5.淋巴結狀態不明(Nx)
淋巴結有無轉移、有無遠處轉移是確定病理分期的重要依據和前提,也是預測預后的主要指標之一。
淋巴結狀態不明(Nx)表示淋巴結情況不明,即不能確定區域淋巴結有無轉移。這是由于體位或者生長位置關系,CT甚至PET-CT也難以保證在術前毫無遺漏地檢查清楚了所有淋巴結,而在手術過程中,淋巴結清掃也很難把所有淋巴結全部清除。如果留下了一些難以判斷的淋巴結,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復發轉移風險,術后就要采取更周全的措施應對。
如何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1. 術后鞏固治療
當攜帶高危因素時,即便是早期癌癥,醫生也會建議進行適當的術后鞏固治療,清除體內可能存在的癌細胞,從而鞏固手術效果,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2. 定期復查
定期復查有利于早期發現癌癥復發轉移,也可以讓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發展、身體恢復狀態以及不良反應與并發癥等,作為制定后續治療方案的依據。
3. 調整生活方式
增強飲食營養、按時作息、適當運動等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促進身體恢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4. 密切關注身體變化
如果發現身體有異常的不適癥狀,即使還沒到復查時間,也要盡快到醫院就診檢查,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腫瘤中心介紹
廣州和諧醫院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批準成立的一所大型醫院,是【全國腫瘤熱療示范基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熱療中心廣州協作中心】【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中醫腫瘤康復基地】。醫院“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為服務理念;以“濟世救人,守護健康”為院辦宗旨;以“厚德載醫、求精務實”為核心價值觀,以“規范創新,協作共贏”為管理理念,力爭建設成為一所專科技術強、服務能力優的大型腫瘤診療醫院。
腫瘤中心專攻各類中晚期腫瘤,以腫瘤熱療+微創介入、冷凍消融、粒子植入等多種精微創治療,開展MDT多學科聯合會診模式,打造國際領先的腫瘤診療技術團隊。針對放化療后出現毒副作用患者,從英國引進了國際先進康復團隊,采用免疫瀑布療法、粒細胞凈化、中醫中藥調養、藥膳營養食療、心理治療、運動康復、針灸治療等,搭建了完善的治療、康復體系。構建腫瘤診療、康復、療養于一體的“醫、康、養”全方位診療平臺,實行“防、篩、診、治、康”,多維度對腫瘤病患實行全流程管理和服務,造福更多的腫瘤病患。
由亞洲腫瘤熱療學會理事會理事、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主任、腫瘤熱療領軍人物邵汛帆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中醫腫瘤康復分會副會長、嶺南血管瘤血管畸形聯盟理事、廣州和諧醫院副院長楊治國院長為科主任,匯聚了國際熱療學會副主席、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會熱療專委會名譽主委、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珊文教授,亞洲腫瘤熱療學會理事、北京癌癥防治學會熱療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肖紹文教授,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知名大外科主任、廣州和諧醫院人工肝CRT學科帶頭人龍云教授等國內多位權威腫瘤熱療與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專家團隊,是學術力量雄厚的集科研、醫療、康復療于一體的全國腫瘤熱療示范基地。在運用腫瘤熱療領域極具權威,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倡導的“熱療+”聯合治療(微創介入/冷凍消融/粒子植入/免疫治療/中醫中藥)理念,受到腫瘤學界一致認可,許多腫瘤患者從中獲益,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國際化腫瘤診療服務
中心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秉承“一體化、差異化、精準化、規范化、個性化”的診治理念,實行多學科聯合會診(MDT)和遠程實時會診,制定最適合患者的個體化診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