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上個周末最爆的不是高考,而是雷佳音、岳云鵬的這部《長安的荔枝》。
一播出,《長安的荔枝》就數據爆表。
不僅拿下央8收視奪冠,還拿下全網播放量日冠,一舉拿下兩個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馬伯庸的作品,總有種新奇而獨特的角度。
且看在這位歷史大師的筆下,又能綻放出怎樣的火花吧!
01、你送荔枝我當間諜,明暗雙線有意思的很。
《長安的荔枝》,劇如其名。
它的背景放在盛唐,用兩條線,說出了一個關于古代打工人辛酸和無奈的故事。
一條,是明線,一句話總結,就是送荔枝。
雷佳音飾演的李善德,是上林署九品監事。
他本過著安穩的小日子,可上林署接到運送荔枝的圣旨時,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由于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沒人敢接下從嶺南到長安的荔枝運送任務。
于是上林署同僚在領導的授意下,設計讓李善德在酒后簽下文書,變身“荔枝使”,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
而在物流不發達的唐代,這個任務等同于“死刑”。
接到任務的當日,李善德就知曉自己可能會因此喪命,連女兒都過繼了出去。
然后啟程前往嶺南,試圖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另一條,是暗線,也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當臥底。
岳云鵬飾演的鄭平安,是李善德的小舅子,也是長安的陪酒侍郎。
他卷入了左右相爭斗的漩渦,并前往平康坊搜集右相與嶺南刺史何有光勾結的證據。
結果偷聽敗露,他不得不殺死右相特使馬歸云,再設計殺掉與馬歸云見面的潘寶。
然后自己變身馬歸云,前往嶺南搜尋證據。
原本兩人就有親戚關系,結果在嶺南刺史府,相遇了。
兩條線至此交疊,一個誤會頻出,看似無解的死局出現。
故事也變得有意思起來。
兩人在嶺南的意外重逢,既是命運的安排,也是劇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后面怎么辦?
番茄君不劇透,等大家自己去揭曉。
02、岳云鵬催淚,雷佳音慫包,影帝和戲骨飆戲,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唐探》里,岳云鵬飾演的滿清官員費洋古,最后的犧牲還歷歷在目。
沒想到,到了《長安的荔枝》中,岳云鵬的演技也不遑多讓,甚至有點喧賓奪主。
劇中,他充分發揮了喜劇、正劇結合的表演方式,給整部作品注入了不同的活力。
作為陪酒侍郎,鄭平安需要在各種社交場合游刃有余。而岳云鵬的機智和幽默,既是人物秉性要求,也是劇集氣氛的調節劑。
與雷佳音對戲時,無論是在長安時關于借錢買房的對話,還是在嶺南重逢時的尷尬相認,岳云鵬都能準確把握喜劇節奏,既制造了笑點,又推進了劇情發展。
他那句“平安!我很順利就到嶺南了”的臨場應變,既化解了危機,又展現了角色的機智,堪稱劇中經典橋段。
而在窗外承認自己“偷聽”的表情,更讓人忍俊不禁。
那閃動的小眼神,誰看誰迷糊。
除了喜劇,岳云鵬的嚴肅表演同樣出色。
被馬歸云發現后,鄭平安憤而將他殺了,一秒變臉讓番茄君直呼經典。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嶺南之前,岳云鵬要遣散仆人狗兒。
兩人主仆情深,對話情緒飽滿,擁抱時岳云鵬淚流滿面,竟也看的我潸然淚下。
被小岳岳演哭,番茄君這還是頭一遭。
而這次,老實人雷佳音,更“慫”了。
他本身就有唯唯諾諾的氣質,在劇中,更是社畜本畜。
面對上司的刁難和同僚的做局,李善德沒有任何反抗的余力。
跌跌撞撞回家途中摔倒,發現文書上“荔枝煎”的“煎”字掉落時,眼神中的恐懼如潮水般涌現。
他用顫抖的手指撿起掉落的字符,嘴角微顫,渾身發抖,完全就是一個人陷入死局的生理反應。
得知自己必死,李善德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單位撒潑發火。
此時的情緒,也到了最高峰。
不同的是,即便是發火,雷佳音的表演力,也沒有一絲狠厲感,全屏都是老實人被欺負的反抗和發泄。
他用近乎咆哮的聲音一一列舉同僚們貪贓枉法的行徑,通過語調的變化和節奏的控制,將李善德積壓已久的憤怒和絕望完全釋放出來。
這一刻,反而更映襯出了李善德平時的透明屬性和慫人本質。
最后,在面對嶺南刺史何有光時,雷佳音又回歸了慫人形象。
一句“喂魚”嚇得他雙腿發軟,跟何有光說話時,他也眼神躲閃聲音顫抖,幾乎就是一個底層社畜面對封疆大吏時的恐懼樣子。
雷佳音的表演好就好在,他明明很慫,卻并不招恨。
也可能因為,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當下苦苦求生的自己吧。
除了兩位主演,劇中有很多戲骨甚至影帝充當配角,足以讓人眼前一亮。
先說郭濤,他出演的劉署令堪稱反派角色的教科書。
日常工作中,劉署令總是笑容滿面,似乎是個體察下屬的上司。
可到了無法處理的背鍋大禍時,他瞬間卻又充滿算計和冷漠。
設宴讓李善德簽署文書的戲里,郭濤把一個小主管拿捏下屬的小人得志,演得淋漓盡致。
他一邊熱情地勸酒,一邊暗中觀察李善德的反應,當李善德簽字時,郭濤眼中恰如其分地閃過得意之色。
這一秒,就是老戲骨的功力。
而面對李善德的質疑和憤怒,劉署令先是裝作無辜,又反咬一口指責李善德擅自修改文書,最后惱羞成怒將其踢開。
一套動作一氣呵成,一個偽善的笑面虎形象,就此立住了。
郭濤之外,竇驍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飾演的靖安司司丞盧奐,可能是他從影以來,第一個帶著陰鷙和不怒自威屬性的角色。
作為靖安司的高級官員,盧奐需要在不動聲色間掌控全局。
面對鄭平安時,他總是眉毛上挑,鼻孔看人,眼神里帶著殺氣和上位者的優越。
說話從容不迫,語調平穩但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尤其在給鄭平安安排任務時,竇驍沒有采用大聲疾呼或威脅恐嚇的方式,而是通過眼神的堅定和語氣的肯定,讓觀眾感受到了角色的強大壓迫力。
一時間,番茄君甚至沒發現,出演盧奐的是竇驍。
除了這些演員,《長安的荔枝》里,熟臉可太多了。
朱亞文這次演了一把杜甫,雖然只有幾個鏡頭,但氣質與書上還是很相似的。
馮嘉怡的何有光,看似松弛隨意,實則老謀深算,幾句話就把李善德哄得一愣一愣的。
閻必果的藍玉戲份不多,但酒場上的幾個眼神,幾句話語,把一個暗線接頭女的神秘感演得入木三分。
張天愛的十七娘,則為全劇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作為平康坊的仁義貸老板,表面上是風情萬種的美女,實際上是精于算計的商人。
給李善德貸款時,故意找了個和尚多算了利息,在被戳破后,又云淡風輕一笑了之。
時而賣慘,時而搔首弄姿,張天愛將這個角色的狡黠和魅力完美結合。
正應了那句話:漂亮的女人才最危險。
后續的劇情中,韓童生、尹昉、明道、那爾那茜、呂涼都將出場。
不夸地說,《長安的荔枝》除了是一次盛唐冒險,還是一次不得多得的演技盛宴。
03、還原創新生活氣,它不火誰火?我敢說:央視這部大劇將火遍全國。
《長安的荔枝》還有很多不得不說的魅力,這劇有三個特點,是國劇中很少看到的。
第一個特點,是精良的制作水準和考究的歷史細節。
《長安的荔枝》背景在長安城,幾個鏡頭就讓人仿佛回到大唐盛世。
無論在服飾道具、場景設計還是禮儀細節等方面,這部劇都達到了很高的還原度。
剛上來就是長安城的俯瞰,一座大雁塔,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見面的叉手禮,男性的綰髻,女性的妝容,建筑的風格,官場結構的設計,明顯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考證。
這種對歷史細節的尊重,不僅增強了劇集的可信度,也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有一定的科普價值。
第二個特點,是古代與現代打工人的同頻共振。
看《長安的荔枝》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論在盛唐還是在當下,打工人的命運和處境,大抵都是相似的。
這部劇的切入點,本就是底層官吏。
李善德雖然是大唐公務員,但也就是個九品小末官。
他妻子去世,獨自拉扯女兒,不僅債臺高筑,還背上了房貸。尤其在職場,他不僅要遭受同僚排擠,還要被上級甩鍋,多么荒誕卻又多么現實。
甚至與現代社會的職場現象有相似之處,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讓這部劇有了強烈的現實意義。
第三個特點,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在劇中,看到了活著的普通人。
劇中有幾個細節,十分戳人,那就是生活的細節。
去往嶺南的時候,李善德撩起來的褲腿,呈現氣溫的變化。
到了地方,鄭平安和狗兒先是啃上一根甘蔗,雖然不太會吃,但吃貨本質暴露無遺。
李善德抱著椰子大快朵頤,賴著不走卻被狗兒一句“還沒吃飯吧”瞬間破功的場景,讓番茄君感觸頗深。
衣食住行,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就是填飽肚子,享受美食。
這種對吃的生活化市井化呈現,才是這部劇真正接地氣的地方。
雖然我們知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終是皇家的命令。
但這些吃喝的場景和拉扯的瞬間,才是屬于普通人的浪漫。
所以說,《長安的荔枝》熱播,不是播高高在上的唐朝官史;而是柴米油鹽,小人物,大切口,以小見大,我們都是歷史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這才是史觀的終極浪漫。
我敢說:央視的這部大劇將火遍全國!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