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冷鏈保存技術外加發達的運輸方式,早就克服了荔枝的嬌氣,讓全國人民在荔枝成熟季也能吃到新鮮荔枝,但畢竟沒有種植條件和習俗,所以對很多地方的人來說,荔枝也不是不容錯過必吃的時令水果。更多時候,荔枝是因為那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名句,與楊貴妃鎖定,在歷史長河和大家的詩文記憶里永恒。
不過今年夏天,大家注定無法忽視荔枝,就算避開了產量高得滿大街刷屏的荔枝,視線里也離不開勵志的內容。曾經很火的小說《長安的荔枝》,今年被影視化,先是雷佳音主演的電視劇版登場,然后是大鵬的電影版亮相,荔枝成為這個夏天的網紅水果,也是影視藝術中最熱門的主角。
就算不看書不看影視作品,對《長安的荔枝》故事也能猜個大概,重點肯定不是被稀里糊涂變成愛吃荔枝罪魁禍首的楊貴妃,而是如何在那個交通和保存技術極其不發達的年代,如何實現荔枝保鮮和快速運輸,自然是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坎坷曲折。所以成為替罪羊的李善德成了主角,楊貴妃只是引子,需要有,但完全不需要參與。
很多人看完小說之后,其實很期待長安不產荔枝卻要吃千里之外荔枝的故事。雷佳音版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率先登場,一開始是滿足了大家的幻想,豪華的明星陣容,還算實力派扎堆的配置,光鮮大氣的場景,無不顯示這大唐風華。
只可惜后面播著播著就變了味,讓人沒有繼續追下去的欲望和興趣。不知道本來不算冗長的故事,不太適合電視劇這種比較鋪展的藝術形式,還是編劇和導演出于各種目的注水稀釋,外加演員陣容中有些人選擇不當,和角色契合度不高,劇情改編的問題,演員翻車的問題,如此種種,都讓劇版《長安的荔枝》高開低走,最終不了了之,收視熱度口碑一般。這幾年刷屏迅猛的影帝視帝雷佳音,也回天乏力,表現本身沒問題,卻因這部劇加重了觀眾的審美疲勞。
還好,很快影版《長安的荔枝》來了,雖然劇版率先登場,消耗了一些觀眾的新鮮感和期待,容易什么疲勞,但大鵬還是竭盡全力,彌補了劇版未盡之興。
首先,可能《長安的荔枝》真的更適合電影化而不是拍電視劇,兩個小時的內容,完全可以凝練濃縮故事主要情節完成主題表達,確實這個一眼望穿的結局,不適合稀稀拉拉每天看兩集追劇,實在不過癮。
其次,編劇在劇情處理方面,雖然和劇版大同小異,但更大程度忠實了原著呈現,鋪墊得自然,劇情沖突也很激烈,各種細節處理很好,還以適當冷幽默的方式暈染了諷刺的主題,讓李善德這個善良老實努力拼搏的打工人,遭遇了替罪牛馬的坎坷經歷,揭示了唐朝民生百態和官場勾心斗角的陰險殘暴,讓很多職場觀眾能獲得共鳴和感動,彌補了劇本的遺憾,還對主題做了升發。最終李善德死里逃生,流放歸隱的結局,也算滿足了觀眾的期待,得到了九死一生之后走出圍城回歸田園牧歌的輕松和慰藉。
演員選擇及表現,整體上也更出彩。雖然雷佳音演技不輸甚至更勝大鵬,但大鵬作為這部電影的靈魂,參與編劇,自己導演和主演,這樣的投入和呈現,肯定比雷佳音單純表演完成任務,更加愛沉浸,所以最終無論是造型神態臺詞還是與角色契合度方面,都完勝雷佳音。通過這部電影,大家再次體驗和認可了大鵬的電影導演和表演能力,雖然高潮部分在意料之中,但一些細節的藝術處理,特別是在最終突破艱難險阻,只身闖回長安城時急促孤單的背影,還有一路散落的木棉花,既有精神意志的渲染,還有愛情的浪漫觀照,讓人淚目。
其他演員方面,無論是客串反派的劉德華,帥氣仗義的張若昀,詮釋太監的常遠,以及其他配角,都有出彩的地方。
最后,說說粉絲和大家關注這個暑期檔刷屏的楊冪的表現,從表演上可以說楊冪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在不多的劇情中,交代動作完成度較高,整體感覺比莊達菲更勝。美中不足的是楊冪過于精致的面孔,在大銀幕放大下,有點經不起推敲,不少人調侃鼻孔大且朝天,而且過于纖細的身材,和唐朝風韻以及那個愛掌摑的人設格格不入,看她那雙細胳膊,完全沒法揉面和到處動粗。
傳大鵬本來想讓李雪琴來演楊貴妃,估計李雪琴只滿足了豐滿,卻無法媲美貴妃美貌一分,最終放棄,選擇了電視劇一樣的虛化處理。其實換個角度,李雪琴更適合演楊冪那個角色,身材長相風格與大鵬更配。
所以影版雖然比劇版好,但也有不足之處,網絡上關于這部作品的評分,書8.5分,電影7.7分,劇6.6分,還算比較公允的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