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聰明在于勤奮
天才在于積累
4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倒在了講臺上。 這位杰出數學家的傳奇一生,以最后一堂課畫上了句號。
時間回到1910年,華羅庚出生于江蘇金壇。初中畢業后不久,他就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少年華羅庚從此走上自學之路,他借來代數、幾何、微積分等教材,從中學一直學到大學課程。
1930年,在雜貨鋪幫工的華羅庚發表文章,指出一篇論文中一個階為十二的行列式計算有誤,從而推翻整個論證。
數學家熊慶來等人欣喜地發現了這位可塑之才,隨即將華羅庚破格調入清華大學數學系任助理員。
學習工作之余,華羅庚開始在系里幾位先生的引導下鉆研數論領域,包括哈代(G.H. Hardy)與李特伍德(J.E.Littlewood)的堆壘數論新方法,并在《數學年鑒》等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
▲青年華羅庚(圖片來源:央視網)
初中畢業的華羅庚在短短四年里升任了清華教授,不由得讓人發出天才橫空出世的贊嘆。他卻說,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須用加倍的時間以補救我的缺失,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安心。
02
為了抉擇真理
我們應當回去
1936年,華羅庚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學,研究堆壘素數論。在那里,他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的哥德巴赫問題”等大問題撰寫了包括《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計問題》在內的18篇論文,提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
回國后,1940年,他在西南聯大完成了《堆壘素數論》一書的寫作。
1946年,華羅庚再度出訪,先后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伊利諾伊大學教授。此行期間,他將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到體論,證明了關于體的乘法群結構的一條重要定理:如果一個體不是域,則它的乘法群不是亞阿貝爾群。此時,華羅庚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數學家之一。
▲1946年,華羅庚(前排右一)在普林斯頓參加學術會議(圖片來源:央視網)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傳到大洋彼岸,華羅庚決意,要讓中國的數學達到世界水平。
“聰明能干的朋友們,我們應當負擔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前巨大的人民的任務!……‘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今年在我們首都北京見面吧!”
1950年初,華羅庚放棄了優渥的待遇,攜全家返回祖國。滿懷激動的心情,他在歸國途中寫下了《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號召海外華人學者回到新中國,建設祖國,服務人民。3月11日,新華社向全世界播送了華羅庚的公開信。
▲華羅庚(后排左二)在歸國輪船上(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03
一心為人民
慷慨擲此身
回國后的幾年里,華羅庚保持著高質量的學術產出。1957年1月,他以“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的工作獲中國科學院首屆科學獎金一等獎,隨后出版了專著《多復變數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
數學家丘成桐后來評價華羅庚的這一新成就不但是原創性的,而且至少領先了西方十年。
▲《人民日報》刊登華羅庚獲獎公告及感言(圖片來源:《人民日報》,1957年1月25日)
與此同時,他在我國數學學科建設和數學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
華羅庚對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數學所)的籌備貢獻卓越,提出了一套基礎與應用并舉的學科發展思路。
1952年7月,數學所正式組建,華羅庚擔任所長。他的弟子和同事有許多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數學家。陳景潤就是由華羅庚發現并調到數學所作為研究生培養的,此外還有王元、陸啟鏗、龔昇、楊樂、張廣厚、萬哲先等。短短幾年里,數學所就成為了我國最重要的數學研究中心。
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首屆學生坐進課堂,為他們講授應用數學課程的正是華羅庚。他參加了中國科大數學系的創辦,擔任系主任,并于1961年出任副校長。
按照華羅庚的理念,中國科大數學系采取“一條龍”教學法,不再把數學基礎分割成獨立課程,并由同一個教師團隊負責學生整個本科期間的學業,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
▲1958年,華羅庚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授課(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04
規劃處處用
數學入田間
1960年代以后,華羅庚逐漸從數論等純數學領域轉向應用數學的推廣普及工作,一做便是二十多年。
他曾說,“人有兩個肩膀,我要讓雙肩都發揮作用。一肩挑起‘送貨上門’的擔子,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送到工農群眾中去。”
他對生產管理和工藝過程進行改進,先后提出了“統籌法”和“優選法”(簡稱“雙法”),并帶著推“雙法”小分隊,深入農田、廠礦、鐵路和三線建設工地,直觀地為群眾解釋如何用“優選法”節約人力物力,用“統籌法”縮短工時工期。毛主席曾給他回信,贊賞他“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十分歡迎”。
▲華羅庚在田間為群眾普及“雙法”(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日本東京大學作了題為《理論數學及其應用》的報告。演講結束后片刻,他因心臟病突發倒在了講臺上。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銘記他為科學、祖國和人民作出的卓越貢獻。
▲華羅庚的最后一課(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
責任編輯:宋同舟 王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