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5·7空戰”結束后,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國產中型四代半戰斗機殲-10C,一下子就受到了來自國內外的諸多關注,畢竟6:0的輝煌戰績就是該機最好的“招牌”。當然了,國內軍迷圈中也由此生出了一些梗,如站在殲-10C的立場并以相關口吻說出的“在我家,比我更能打的兄弟還有6個”。想必許多人也都猜出是哪6款戰機了,那就是重型四代半戰斗機殲-16、重型四代半艦載戰斗機殲-15T、中型五代機殲-35A、重型五代機殲-20,以及正處于密集試飛過程中的2款六代機原型機。
網絡上流出的由殲-20和殲-35A組成的編隊
網絡上流出的由運油-20、殲-20和殲-16組成的編隊
顯然,雖說殲-10C的出口型號殲-10CE,讓世人領略了中國戰斗機工業的先進和強大,但僅就解放軍戰斗機部隊的裝備體系建設工作來說,殲-10C其實已多少開始出現“地位邊緣化”的苗頭,這是主戰裝備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正常現象。甚至于在近期網絡上流出的諸多空中方陣演練視頻中,我們都未能發現哪怕1架殲-10系列戰斗機的身影。
網絡上流出的由空警-600和殲-15組成的編隊
或許是為了“9·3”這一尤為重要的日子做準備,近段時間不少人都拍攝到了由解放軍航空兵部隊的多款戰機所組成的一些空中方陣,在進行疑似方陣編隊飛行演練。這其中,由多架殲-20隱身戰機組成的編隊、由殲-20和殲-35A這兩款五代機組成的編隊、由殲-35和殲-15所組成的明顯代表海軍航空兵部隊的編隊,以及由戰斗機和預警機所組成的編隊,都讓許多軍迷看得大為過癮。
截至目前尚無殲-10參加訓練的視頻流出
在期待和猜測“9·3”當天是否會有“某些活動”的同時,或許一些人在不經意間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到目前為止,在幾乎所有于網絡上出現的空中方陣編隊飛行視頻中,似乎都沒有國產殲-10系列戰斗機的身影。明明其也是人民空軍現役主戰裝備之一,為何卻可能不被安排受閱呢?仔細想來,事情或許并不簡單。
性能不俗的國產空警-500預警機
我們知道,在此類儀式和受閱活動中,很多細節之處往往都是在對外傳遞某些重要信息。舉例來說,殲-35和殲-15的編隊飛行,大概率是在展示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戰斗機部隊,于未來一個時期內的兩大主戰力量;殲-20和殲-35A組成編隊,應該是人民空軍在展示由2款國產五代機所帶來的新質戰斗力;多款預警機的出現,則是在對外展示中國于預警機工業領域所達到的高超水平。
單發中型戰斗機殲-10的航程較為有限
那么,倘若殲-10系列戰斗機確實未被安排參加,那究竟是在傳遞什么信息呢?答案或在于,解放軍航空兵部隊是在以這種形式對外告知,未來中國航空戰力的活動范圍和火力投射范圍,將會越來越遠。而體量小、航程不夠遠且載彈量較為有限的單發中型戰斗機,將不再是中國戰斗機工業的發展重點,同時也不再是部隊的裝備需求重點。
中國空軍已初步邁入“戰略空軍”門檻
進一步來想,此前官方曾證實,中國空軍已初步邁入“戰略空軍”門檻,未來將向著“建設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戰略空軍’”的目標發展。既然是戰略空軍,自然意味著我們的航空戰力投射和打擊范圍,早已不只局限于守衛自家領空。在這種發展大趨勢下,亮出仍帶有極強的國土防空色彩的單發中型戰斗機殲-10系列,似乎也確實難以體現出人民空軍的崛起勢頭和非同一般的心氣
殲-10系列不參加“9·3”也不是一件壞事
所以說,對于國產外貿型戰斗機殲-10CE所取得的不凡成績,我們固然要予以肯定,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與此同時,在中國空軍向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戰略空軍”這一目標持續邁進、特別是愈發顯示出“攻勢制空”這一強勢態度的大背景下,讓諸多更加新銳的機型更多地亮亮相,或許也的確是個不錯的安排。“在我家所有達到現代化水平的現役型號戰機中,殲-10C是相對最為低端的一款,我們甚至都沒打算讓其受閱”,如若幾個月后,解放軍以實際行動說出這句話,那這究竟意味著什么,想必部分國家和勢力也就該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