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工儉學”為幌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來看看真實案例
近日,山東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張某打著“勤工儉學”的幌子,有償為他人查詢公民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信息,非法獲利。目前張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像張某這樣做的法律后果
有多嚴重呢?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3條之一規(guī)定: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本案中,涉事人員違法所得達5000元以上,涉嫌構(gòu)成“情節(jié)嚴重”。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以下情形屬于“情節(jié)嚴重”
?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特別敏感信息50條以上。如行蹤軌跡、通信內(nèi)容、征信、財產(chǎn)信息。
?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敏感信息500條以上。如住宿、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交易信息等。
?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普通信息5000條以上。
?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
找工作時要警惕
所謂“信息采集”“數(shù)據(jù)整理”類工作
以下這些“兼職”都是陷阱
01
代查他人隱私
02
批量注冊網(wǎng)絡(luò)賬號
03
買賣學生/患者/業(yè)主名單
04
提供“人肉搜索”服務
《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違者將承擔民事賠償、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
警方提醒
公民個人信息不是“商品”
更不是“生財工具”
切勿越界觸碰紅線!
來源:公安部網(wǎng)安局、山東網(wǎng)警
編輯:方曉暉
一審:魏平
二審:林艷
三審:陳裕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