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最近,英國權威建筑雜志《Building Design》發布了最新的世界建筑設計公司100強名單(WA100),其中有13家中國建筑設計公司榜上有名(與上一年持平)。
在國內建筑設計行業不太景氣的今天,居然還有這么多的中國企業上榜,這是令我比較吃驚的。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這個榜單,以及這么多中國公司上榜到底意味著什么?
02
榜單簡介
WA100這個榜,據說在歐美具有廣泛的公信力。截至2025年度,已經是其第32次發布了。該榜單基于雇傭的建筑設計師人數、營業額等方面的數據對各大事務所進行排名。
先來看看榜單排名前十的公司都是哪些?
榜單排名TOP10整體名次沒有太大變化,依次為:
Gensler (美國)
Arcadis(荷蘭)
HDR(美國)
Aecom(美國)
Nikken Sekkei(日本)
Sweco Group(瑞典)
Heerim Architects & Planners(韓國)
Perkins & Will(美國)
DLR Group(美國)
Perkins Eastman(美國)
從榜單不難看出: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老牌設計公司占據了半壁江山以上,也就意味著美國在全球建筑設計界的話語權

參與本次WA100建筑實踐調查的中國設計機構有13家,分別為凱達環球、天華建筑設計、梁黃顧建筑師事務所、劉榮廣伍振民建筑師事務所、拾稼設計、基準方中、巴馬丹拿集團、呂元祥建筑師事務所、日清設計、王董集團、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利安顧問、長廈安基。
排名最高的是排14名的凱達環球,總收入2.29億美元,人均產值為:30.6萬美元。
很多建筑師吐槽的基準方中位于49位,總收入1.29億美元,人均產值為:47.7萬美元。這讓我對這個榜單的準確性產生了懷疑,基準方中的產值能這么高?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也上榜了,排在63位,總收入0.79億美元,人均產值為:40.5萬美元。
從調查發布的數據來看,與其官網及其它機構公布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可能是因為調查內容涉及到一些敏感數據,所以才有些出入。
03
榜單分析
01.從整個表單來看
上榜公司最多的國家排名分別為英國(16家)、美國(14家)、中國(13家)、印度(7家)、日本(6家)。
而中國以13家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三,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設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躍升。
02.從企業的構成來看
上榜企業包括外資背景機構(如Aedas、10 Design)、香港事務所(如梁黃顧、王董集團)以及本土設計院(如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基準方中)。
這里既有國有企業,又有民營企業;既有大陸企業,也有香港企業,展現了中國設計生態的多樣性。
03.與以往的排名比較來看
上榜的企業排名普遍下降,Aedas從第11位降至第14位,梁黃顧從27位降至32位等。
這一趨勢與國內地產行業下行直接相關,也反映出本土市場波動對國際競爭力的制約。
04
機會在哪?
中東地區
中東的發展潛力被持續看好,排名前十的建筑事務所基本在中東設有辦事處或參與了中東相關項目。 中國企業中,Aedas、10 Design等也已深度參與中東項目,借勢拓展海外業務。
美國市場
59%的全球建筑師看好2025年的業務增長,其中中東和美國被視為最具潛力市場,而西歐僅40%的建筑師持樂觀態度。
美國市場被看好,不知道和加州大火之后的重建是否有關系呢?
亞太地區
雖然中國的城鎮化已經進入到了尾聲,但是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仍然有非常旺盛的需求。
在政策推動下,農村建筑改造、特色小鎮設計需求激增,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周邊縣域市場潛力大。
這不是前段時間吳彥祖還扎根松江的鄉村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擴展閱讀:《》
另外印度孟買、班加羅爾等城市基建加速,智慧城市和可持續建筑項目增多;越南、印尼因外資投入增加,商業綜合體與工業園設計需求上升。
05
結束語
中國13家企業登榜WA100,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國際設計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也意味著中國設計力量的崛起。
雖然國內的建筑設計市場有些低迷,但頭部設計企業還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建筑師的人均產值都能達到三四十萬美元,這是挺讓人意外的。
而除了中國市場之外,中東和美國市場將成為2025年被普遍看好的建筑設計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