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群里有一位家長問:
“兒子原本定計劃這幾天開始學習,可今天還沒有行動,一會睡覺的時候臥談會,他肯定會說這個事。他如果說,我今天沒有學習。我該怎么回復是最有力量且包容有愛的?”
1
其實,通過這位家長的提問,我看到了一個很負責任,又很愛學習的媽媽,遇到問題會及時向別的老師求教,希望自己的語言對孩子有幫助。
但從問題中,我也看到媽媽對孩子的期待,期待他能夠好好學習,看到他沒有學習就焦慮,然后想要找到方法把孩子搞定。
而孩子是一個向上向善的好孩子,他渴望成長,想要好好學習,并制定了計劃想要媽媽安心,但缺乏動力去實施。
2
所以,我們不妨思考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習是誰的事?誰的事就要還給誰,誰的事就要誰付責任。
第二,媽媽有沒有做到“放下焦慮,放下問題,放下對事物和人的批評”?
第三,有沒有做到搞事先搞人?事是人做出來的,人好了事自然好。
第四,思考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是否和諧?
第五,有沒有做到堅定地相信孩子?
3
如果是我會對孩子說:
“你訂不訂計劃都不影響你在媽媽心目中形象,你一直是個自律又自動自發、愛學習的孩子,所以,從今天開始學習都交給你自己去管理了。
過去媽媽監督你,不是不相信你,是媽媽不相信自己,而你也一直都有管理好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從今天開始媽媽也要好好學習了,媽媽現在開始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活出更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讓我們各自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吧!”
然后跟孩子握手、擊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