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團隊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經過兩天磋商,雙方團隊就貿易問題達成框架性協議,并將該框架提交兩國領導人審議。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對媒體表示,雙方原則上就落實6月5日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共識,以及在日內瓦會議上形成的共識,達成了執行框架。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向媒體表示,雙方達成了一個執行日內瓦共識的框架,一旦兩國元首批準,將著手落實。
中美經貿磋商取得積極進展,不僅有利于中美之間進一步增進信任,進一步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積極的正能量。6月9日,國際市場對中美經貿磋商樂觀成果作出積極回應,歐美原油期貨、證券市場等出現走強態勢。
此次中美經貿磋商兩特點
磋商結束后,中美雙方代表均向媒體提到,這是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的具體行動。也就是說,中美在倫敦舉行的此次經貿磋商,是在中美元首把舵定向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有關執行細則性的磋商。6月5日,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進行了電話會談,通話中兩國元首都表明,只有通過平等對話和協商,才能解決分歧,實現雙贏。兩國元首同意繼續落實好日內瓦共識,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中美經貿磋商能夠取得積極成果,其中元首外交的“錨定”效應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中美雙方團隊分別透露出的信息看,這次磋商氛圍很好,這是最近幾年中美就經貿問題溝通出現的積極情況。李成鋼表示,雙方進行了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我們進行了兩天“建設性”的會談。中美這種同頻共振的表態,表明了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相向而行的態度和行動。
元首把舵定向與磋商人員的同頻共振,不僅讓此次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積極成果,也讓中美經貿磋商能坦誠對話、平等協商、管控分歧,為增進信任、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注入積極能量,是雙方聚焦關稅、非關稅壁壘、稀土出口、科技管制等核心議題迅速達成執行框架的主要原因。積極的磋商結果或表明中美能夠在8月12日前全面解決經貿分歧。5月12日中美日內瓦共識為中美經貿問題商定了90天的磋商期。
合作是共贏的基礎
倫敦會談使中美經貿關系實現了階段性緩和,但雙方能否真正“相向而行”,取決于后續執行誠意與博弈智慧。因為盡管雙方態度積極,但科技競爭、地緣戰略分歧等長期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框架協議需提交兩國領導人批準,具體條款尚未公開,而美方內部存在分歧(如商務部與財政部對華政策差異),執行過程可能面臨反復。特別是美國試圖通過“小院高墻”策略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的意圖并未改變。
中國5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34.5%,但對歐盟、東盟出口分別增長12%和14.8%,顯示貿易流向調整能力。美國通過關稅舉措遏華是無法實現的。反觀美國,市場的緊張情緒,美元走弱,其關稅政策正在反噬自身。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正視中美經貿問題得失。而與中國達成協議,對美國緩解國內經濟緊張情況是有利的。中美經貿合作歷經數十年發展,已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格局。以美國一直強調的貿易逆差為例,雖然在貨物貿易上美對華存在逆差,但在服務貿易上美對華是順差。2024年,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順差高達273億美元。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是歷史經驗總結。中美貿易戰7年多的事實也證明,美方單方面采取的貿易限制措施,損害的不僅是中國企業利益,美國國內企業、消費者也深受其害。對話和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我們相信,只要雙方相向而行,堅持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則,就一定能推動中美經貿關系行穩致遠。更希望美方能拿出恪守承諾的誠信精神和切實履行共識的努力行動,以實際行動共護來之不易的磋商成果,讓中美兩國回到合作的軌道上來,只有合作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責任編輯:季 風
設計排版:盧一凡
歡迎訂閱!
復制鏈接至TB:
【淘寶】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報》全年電子雜志訂閱 1—52期 PDF文件
贈筆記本禮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