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的“戰書”比談判桌先一步送到北京,內容簡單粗暴:如果中國不停止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的石油,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500%的懲罰性關稅。
中美第三輪談判地點定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時間是7月28日至29日,兩國代表尚未落座,華盛頓就已經把火藥味提前飄進了會場。
距離8月12日關稅暫緩期結束只剩兩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搶先上陣,在多個電視臺“高頻出鏡”,不僅宣布談判日程,更主動“泄露”了美方新條件。
所謂“次級制裁”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白宮在7月中旬就已開始醞釀的策略。特朗普本人在14日放話,給俄羅斯設定50天停火期限,否則對其商品加征100%關稅。
緊接著,貝森特公開點名中國、印度、巴西和土耳其是俄油的主要買家,如果不配合制裁,將面臨同樣關稅懲罰。
美國試圖通過“能源掛鉤談判”,逼迫中國在地緣戰略上“選邊站”。不再從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轉而擴大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能源依賴。
這不僅事關國家能源安全,更涉及對全球能源格局的重新洗牌。中國被迫放棄俄羅斯油氣,意味著將高價采購替代能源,接受附加政治條件,甚至壓縮對第三世界的能源外交空間。
面對這樣赤裸的政治綁架,中國沒有絲毫猶豫。外交部在7月22日的回應清晰而堅決,強調中俄、中伊之間的能源合作完全屬于主權范圍,任何國家無權干涉。交易基于市場原則,采購路徑出于經濟考量,與他國意志無關。
這一番表態,不僅再次劃清了談判邊界,也為即將到來的斯德哥爾摩會談設定了清晰的底線。
這并非中美首次就經貿議題展開較量。早在5月日內瓦的第一輪談判中,雙方就互降115%的關稅,設定了90天的緩沖窗口。
6月倫敦的第二輪磋商,雖未傳出重大突破,但在稀土出口與芯片許可方面出現松動,雙方都釋放出一定善意。
可惜,談判桌還未冷卻,美方就又將焦點從貿易內容轉向了能源地緣,試圖用“非貿易議題”強行塞入文本。
這一招式,并不新鮮。過去數年,美國一再試圖將技術出口、知識產權、產業補貼等政治化元素塞進貿易談判,結果屢屢遭遇中方拒絕。這一次更甚,直接在經貿談判中塞入對俄制裁訴求,打著壓制俄羅斯的旗號,實則意在遏制中國的能源多元化布局。
在美方的劇本中,如果中國不讓步,8月12日將重啟已暫停的24%關稅,接下來還可能追加更高比例的“二級關稅”。
特朗普團隊希望通過這種極限施壓,為自己在國內選舉周期爭取主動,塑造“對華強硬”的形象。而對外,則試圖借全球輿論壓力逼迫中方就范,配合其對俄羅斯施壓的戰略節奏。
中方對此看得清楚。多輪談判已表明,中國不會在壓力下妥協,更不會接受被迫“選邊”的安排。中方始終堅持,貿易就是貿易,談判就談判,原則不容混淆,議題必須清晰。此次中美談判的核心議題,是關稅結構、貿易平衡、市場準入,不應被美方故意帶偏節奏。
貝森特的發言中還有一段更具挑釁意味的內容。他聲稱,中國不僅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還是伊朗在制裁下唯一的“經濟支柱”。
這番言論意在渲染中國“破壞制裁體系”的國際形象,為后續關稅升級尋找輿論依據。可問題在于,伊朗石油交易采用人民幣結算,早已繞過美元支付體系,且并未違反任何聯合國相關決議。美方試圖將單邊制裁強加于中國,無異于將霸權主義包裝成“國際正義”。
中方的底氣不僅來自外交立場,更來自經濟結構的日益成熟。當前中國原油進口渠道已形成多元格局,俄羅斯、沙特、伊拉克、安哥拉、巴西等皆在供應名單之列。
即便某一方向出現波動,中國也有能力快速調配替代來源。同時,在稀土、芯片、金融結算等領域,中國也握有足夠籌碼,形成反制能力。
中美經貿關系并非單向依賴。美國企業、尤其是科技、制造、農業等領域的巨頭,與中國市場深度綁定。
若美方恢復高關稅,美國本土的通脹壓力將迅速上升,企業盈利能力下滑,股市震蕩風險加劇。此前數輪關稅戰的經驗已證明,這種“以壓促變”的策略不僅收效甚微,還給美方自身帶來連鎖反噬。
在本輪談判前夕,美方動作頻頻,不僅連續放出談判消息,還試圖引導議題走向。從白宮到國會,從財政部到媒體,統一口徑將“俄油議題”包裝成中美談判的“新核心”。
中方對此始終保持冷靜,既不回避談判,也不接受設定條件。中方明確表示,愿意繼續磋商,但必須在平等、尊重、互利的基礎上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談判前夕釋放了“可能訪華”的信號,試圖營造個人外交突破的氛圍。但中方并未正面回應,也未就此釋放具體安排。
外交部的表態一如既往:暫無可提供信息。這份克制背后,是對外交節奏的主動把控。中國深知,真正的主導權,不在于誰先喊口號,而在于誰能掌控全局。
接下來的斯德哥爾摩會談,將成為中美今年最關鍵的一場較量。談判桌上的焦點,是貿易規則的本質,還是地緣政治的附屬?美方是否愿意回歸經貿本位,還是繼續將談判作為施壓工具?
中方的立場已非常明確,任何不合理的前提條件,中方都不會接受;任何試圖綁架談判內容的企圖,都將遭到堅決回絕。
這一戰,不只是中美之間的第三輪磋商,更是對全球貿易秩序未來走向的一次重要檢驗。中國不會退讓,更不會妥協。
面對500%的荒唐稅率威脅,中方選擇了最理性也最堅定的回應:不接招,不讓步,繼續談,就在平等的基礎上談。
中美之間的這場關鍵博弈,注定寫進今年的國際關系史。誰真正掌握節奏,誰才是戰略上的贏家。北京,已經準備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