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嘉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這個暑假,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新農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川行覓知"實踐團的12名學子,在這里開啟為期一個月的“三下鄉”實踐與2025年“千人百村”大學生基層實習實踐社會實踐,用青春智慧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實踐團抵達金海湖鎮后,立即投入到調研工作中。在水峪村黨群服務中心,村黨支部書記李富東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村莊發展:缺乏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專業人才。這句話觸動了實踐團成員。隨后,同學們跟隨村網格員走家串戶,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收集到第一手的村情民意,梳理出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問題。
水峪村的辣椒種植基地是實踐團的重點調研對象。這片辣椒田是村集體在2022年為壯大集體經濟而開辟的"試驗田"。實踐團成員們挽起褲腿,跟著村民學習辣椒種植技術,從品種選擇到節氣管理,從病蟲害防治到采收技巧,在汗水中體會農業生產的艱辛與智慧。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川行覓知”實踐團在水峪村科技小院的辣椒田進行勞作。受訪者供圖
為解決水峪村農作物銷售問題,實踐團成員也加入直播,助力鄉村振興。前期,實踐團也進行了“青來播”助農活動直播培訓,從腳本策劃、鏡頭運用到直播話術等細節逐一學習,全面了解助農短視頻制作與助農直播流程,進一步拓寬“以媒助農”思路。
從水峪泉的自然風光到芍藥花田的藥用價值,從奇石館的獨特藏品到農家樂的鄉野美味,實踐團通過鏡頭帶領網友"云游"金海湖。
根據金海湖鎮地域文化與農產品特色,實踐團也精選出辣椒、大棗等兼具地域特色與市場潛力的產品,策劃民宿等好物推介內容。在助農直播中,“主播們”實時回應網友疑問,帶網友參觀貼近自然民宿環境,分享“住民宿、品鄉味”的鄉村體驗,吸引更多人前來感受金海湖鎮的獨特魅力,為村鎮特色產品搭建起連接市場的云端橋梁。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川行覓知”實踐團開展助農直播。受訪者供圖
“直播帶貨不僅賣產品,更要講好鄉村故事。”實踐團指導老師表示,同學們正在幫助村民建立長期的電商運營機制。
一個月的實踐期間,實踐團交出誠意滿滿的"青春答卷"。“從田間地頭到云端舞臺,直播技能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我們有信心用鏡頭講好平谷故事、賣出平谷好物,為新時代農業農村建設添磚加瓦。”實踐團成員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