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尋空 來源:尋空的營銷啟示錄
全文約4200字,閱讀約10分鐘,好文值得慢慢品讀。
“我買愛馬仕不是為了包,是為了給 Labubu 找個體面的家。”
這句在社交平臺瘋傳的調(diào)侃,精準刺中了2025年最魔幻的消費現(xiàn)象:一個長著九顆尖牙、身長不足十厘米的毛絨小怪獸Labubu,正讓全球年輕人甘愿為它豪擲千金——甚至反向拉動鉑金包銷量。
這股熱潮絕非空穴來風(fēng)。2025年4月25日,LABUBU 3.0 系列在廣州泡泡瑪特門店正式開售,原價99元一盒的新品當(dāng)日即被搶空。由于線下購貨資格有限,許多消費者不得不在二手平臺以至少130元價格接盤,更有端盒玩家掏出1000多元只為集齊全套。
而LABUBU與Vans聯(lián)名款定價5
99元,更是在上市后迅速售罄,轉(zhuǎn)手價直接飆升至14839元,溢價超24倍,堪稱“行走的人民幣”。
這股狂熱已從中國席卷至全球,2024年,LABUBU就在東南亞市場因BLACKPINK成員Lisa的社交種草,掀起排隊搶購熱潮,曼谷MEGA BANGNA門店首日營業(yè)額突破千萬人民幣;如今,在全球的泡泡瑪特門店,凡有新品到手,排隊長龍一點也不稀奇。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股風(fēng)潮甚至席卷了時尚圈的頂流,國際巨星蕾哈娜多次被拍到將造型各異的 Labubu 作為奢侈品包包的點睛掛飾。
一時間,在LV經(jīng)典款、香奈兒CF,乃至愛馬仕鉑金包、凱莉包上掛一個色彩斑斕、表情玩味的 Labubu,儼然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時尚密碼,一種彰顯獨特個性和前沿潮流品味的獨特方式。
于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浮出水面:一個最初誕生時零售價僅幾十元,后續(xù)系列產(chǎn)品也不過幾百元的玩具,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打破了圈層壁壘,與那些動輒數(shù)萬、數(shù)十萬,甚至需要配貨才能購得的傳統(tǒng)奢侈品并駕齊驅(qū),成為其時尚搭檔的呢?
01
Labubu與奢侈品相似的產(chǎn)品特點
客觀來講,Labubu 的初始零售價,與傳統(tǒng)奢侈品的標價相比,確實不在一個量級。然而,它卻巧妙地通過一系列市場策略,成功營造了一種能與奢侈品世界對話,甚至在某些場景下并駕齊驅(qū)的形象。這種形象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源于它與奢侈品在核心吸引力上,共享了某些關(guān)鍵基因。
奢侈品最大的特點在于高價、稀缺、無法輕易得到。
先說高價,奢侈品的高價是其身份的直接體現(xiàn),無需贅言。
Labubu搪膠工藝玩偶系列“三代”定價為499元人民幣,對于一款玩偶而言,這個價格本身已經(jīng)不算低。但真正讓它與奢侈二字掛鉤的,是其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xiàn)。你很難以原價購得熱門款式,二手平臺上的價格動輒飆升至3000多元人民幣,甚至更高。
試想,花費數(shù)千元購買一個巴掌大小的搪膠玩偶,對于許多人來說,這無疑已經(jīng)是一種奢侈的消費行為。
再說稀缺,頂級奢侈品的庫存總是不那么充足。
法拉利公司生產(chǎn)汽車的數(shù)量多年被刻意保持在6000輛以下,愛馬仕的CEO曾說,“當(dāng)一種產(chǎn)品賣得太好時我們就會停止生產(chǎn)它”,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你應(yīng)該看到過不少奢侈品銷毀商品的新聞,當(dāng)時大眾對此充滿憤怒。
這些奢侈品可以保持自己商品的稀缺性,以維持價格的常年上漲。
Labubu在二級市場上的高溢價,正是其稀缺性的直接反映。有人可能會問:既然Labubu的需求量如此之高,廠家難道不能擴大工廠、加大供應(yīng)量嗎?
從生產(chǎn)角度看,這并非難事。但廠家往往不會這么做,因為一旦供應(yīng)量能滿足市場需求,Labubu變得“人手一個”,它在消費者心中那份獨特的魅力和令人向往的光環(huán)便可能迅速消退。這種對供應(yīng)量的微妙控制,是維持其渴望度的關(guān)鍵。
最后說無法輕易得到。
對于奢侈品來講,普通人購買體驗總是不友好,有時候要在店鋪門前排隊進入,有時候看上一款包,被售貨員告知沒貨了,有時候想定制一輛車,要等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它們總是在人們欲望爆發(fā)之時設(shè)置一道障礙,阻止他們順利地得到。
奢侈品不讓消費者輕易得到與維持稀缺性是有關(guān)系的,稀缺的東西當(dāng)然不那么容易得到,想以原價購買茅臺?不好意思,要拼手速,要下載官方APP,總之,它們制造一切困難,讓你覺得買到商品是一種天大的幸運。
這種無法輕易得到的特性,維持了奢侈品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
在這方面,Labubu的獲取難度絲毫不遜色。新品一旦宣布開售,無論是線下指定門店還是線上官方渠道,你都需要提前做好攻略:早早去門店外頂著寒風(fēng)或烈日排隊等候,或是在線上比拼手速。
即便你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成功購得心儀款式的概率依然非常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種求之不得的體驗,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持續(xù)撩撥著消費者的心弦。
作為一款潮流玩偶,Labubu正是憑借著與奢侈品邏輯高度相似的特點——相對高昂的(二手市場)價格門檻、精心控制的稀缺性、以及極具挑戰(zhàn)的獲取難度——成功復(fù)制了奢侈品的部分核心吸引力。這是其能最終與奢侈品世界產(chǎn)生交集,并讓人們在心理上接受甚至追捧二者搭配的基礎(chǔ)。
02
明星們的“齊美爾時刻”
奢侈品品牌不惜斥巨資邀請頂級明星代言,其核心目的便是為了鞏固并展現(xiàn)自身的高級定位和時尚圈內(nèi)的至尊地位。然而,在這點上,Labubu 卻不費吹灰之力,便獲得了全球頂級流量明星們的免費推廣。
全球頂流女團BLACKPINK的成員 Lisa 曾在她的Instagram上發(fā)布動態(tài),照片中,一只小巧可愛的Labubu赫然作為配飾掛在她標志性的LV包袋上。這一看似不經(jīng)意的搭配,迅速激起全球粉絲和潮流愛好者的模仿狂潮。
無獨有偶,BLACKPINK的另一位成員 Rosé 也曾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曬出自己懷抱Labubu毛絨玩具的照片,再次為Labubu的現(xiàn)象級熱度添柴加火。
熱度并不僅限于K-POP圈。泰國公主Sirivannavari Nariratana多次將Labubu掛件搭配于手袋之上,在時尚活動和私人聚會等公開場合頻頻露面。媒體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xiàn)象,稱她的示范使得Labubu“一躍成為泰國上層圈層的潮流符號”,在整個東南亞地區(qū)掀起了更為猛烈的搶購潮。
這股風(fēng)潮也蔓延至歐美。包括美國家喻戶曉的奧運體操冠軍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樂壇天后蕾哈娜(Rihanna),以及英國當(dāng)紅人氣歌手杜阿·利帕(Dua Lipa)等,都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吝嗇地曬出與Labubu的合影,或?qū)⑵渥鳛槲Φ臅r尚單品融入日常穿搭。
那么,為什么大量明星要在奢侈品包上佩戴 Labubu?
德國社會學(xué)家齊美爾認為,時尚的本質(zhì)在于階級分野與模仿的永恒循環(huán):社會較高階層會創(chuàng)造自己的時尚,而較低階層,通過模仿較高階層的穿著打扮,來尋求一種社會歸屬感,并試圖以此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
然而,一旦某種風(fēng)格因為被大眾廣泛模仿而變得普遍,甚至被貼上俗氣的標簽時,原先引領(lǐng)潮流的精英階層便會立刻尋求并采用全新的風(fēng)格,以此重新確立其與眾不同的優(yōu)越地位和時尚話語權(quán)。
明星們無疑是當(dāng)代時尚潮流的頂級風(fēng)向標。在過去,擁有一款熱門的奢侈品包袋或許足以彰顯其領(lǐng)先地位。但如今,中等收入群體對于奢侈品包的擁有門檻已不再遙不可及,單純依靠奢侈品包已經(jīng)不能充分展示時尚領(lǐng)先性。
此時,將一只本身就極難獲得的Labubu(尤其是稀有款或熱門聯(lián)名款),與同樣具有稀缺性甚至需要等待名單的奢侈品包袋進行組合,這種“稀缺+稀缺”的搭配,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門檻更高、更不易被大眾復(fù)制的時尚表達。
它是一種精心構(gòu)建的、更具個性和辨識度的風(fēng)格宣言,這種搭配所形成的獨特時尚語言,使得精英階層能夠有效地與大眾化潮流拉開距離,從而長期保持其在高端時尚圈中的引領(lǐng)姿態(tài)。
因此,當(dāng)Lisa、蕾哈娜等一眾明星將Labubu掛在自己的奢侈品包上時,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齊美爾時刻”。她們通過這種看似小眾隨意,實則極具話題性和區(qū)隔性的搭配方式,巧妙地創(chuàng)造并引領(lǐng)了一種難以被輕易模仿的時尚潮流,再次鞏固了自身在潮流鄙視鏈頂端的高級玩家地位。
03
普通人的口紅效應(yīng)
近年來,經(jīng)濟形式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當(dāng)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增多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過去,試圖從那些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中汲取慰藉,懷舊情緒也因此悄然蔓延。
這種心理趨勢也催生了“Kidult”現(xiàn)象的盛行——一個由“Kid”(孩子)和“Adult”(成人)巧妙組合而成的詞匯,它精準地描繪了那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他們熱衷于購買毛絨玩具、收集卡通手辦,甚至像孩子一樣過兒童節(jié)。
這是成年人在重壓之下,為自己尋找的一種精神解藥。
Labubu那標志性的丑萌形象,帶著一絲狡黠、一絲倔強,又有一份難以言喻的天真,恰好觸動了許多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當(dāng)人們將Labubu捧在手中,細細端詳它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時,或許能在某一瞬間短暫拋卻現(xiàn)實中的煩惱與焦慮,仿佛一腳踏入了記憶中的美好時光,從中汲取到一絲溫暖與治愈的力量,讓自己重新快樂起來。
除了能夠勾起人們的懷舊情緒、提供情感慰藉之外,Labubu在普通消費群體中的火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當(dāng)前消費心理下“口紅效應(yīng)”的體現(xiàn)。
所謂“口紅效應(yīng)”,指的是在經(jīng)濟增長放緩時,人們的整體消費意愿趨于保守,但對于一些價格相對較低的“非必需奢侈品”(例如口紅、電影票或者如今的潮流玩具等)的購買意愿會不降反升。
因為這類消費能夠以較小的經(jīng)濟代價,帶來愉悅感和心理滿足感,幫助人們在略顯沉悶的時期調(diào)劑心情,起到一種廉價的安慰劑作用。
在當(dāng)下的消費環(huán)境下,一方面是傳統(tǒng)奢侈品價格的日益上漲,讓許多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人們對于生活品質(zhì)和情緒價值的追求并未降低。此時,像Labubu這樣的潮流單品,便巧妙地占據(jù)了一個甜蜜點。
正如前文所分析,Labubu的價格并不算便宜,但相較于動輒數(shù)萬元的奢侈品包袋或名貴腕表,它仍然屬于大多數(shù)都市年輕白領(lǐng)能夠承受并且愿意為之買單的小小奢侈。
擁有一只心儀的Labubu,不僅能帶來拆盲盒瞬間的驚喜,也能在社交圈中獲得同好者的認同與共鳴。這種即時的、可負擔(dān)的快樂體驗,完美契合了“口紅效應(yīng)”的消費心理——用相對較小的預(yù)算,換取一份顯著的愉悅和心理上的舒適感,為平淡或承壓的生活增添一份小確幸。
所以 Labubu 也普通人提供了一種可負擔(dān)的、能夠帶來慰藉和愉悅的“類奢侈”體驗。
奢侈品本質(zhì)上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它代表著財富、地位、品味,甚至是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
當(dāng)Labubu這個原本定位為潮流玩具的角色,開始頻繁地與LV、愛馬仕等頂級奢侈品包袋搭配出現(xiàn),并被大眾所接受和追捧時,一個全新的、更具玩味的奢侈時尚符號便悄然誕生了。
一方面,奢侈品包袋原有的符號價值依然存在,它象征著經(jīng)典、傳承與經(jīng)濟實力。另一方面,Labubu的加入,為其注入了年輕、潮流、個性,甚至是些許反叛的意味。更重要的是,Labubu自身所帶有的稀缺性、難以獲得性以及在特定圈層內(nèi)的高價值認知,使其在符號層面上與奢侈品達成了對等。
因此,當(dāng)Labubu與奢侈品包袋共同出現(xiàn)時,它們共同構(gòu)建了一個新的、更具層次感的奢侈時尚符號。這個符號所傳遞的信息是:擁有者不僅具備消費奢侈品的能力,更擁有走在潮流前沿的敏銳嗅覺。它既彰顯了財富,又凸顯了個性;既有傳統(tǒng)的尊貴感,又不失年輕的活力與趣味。
這個符號在普通消費者心中種下了渴望的種子,驅(qū)動著他們?nèi)リP(guān)注、去討論、去嘗試擁有,從而進一步鞏固了這個新興符號在時尚領(lǐng)域中的地位。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