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11點多,我朋友給我發信息說自己女兒(3歲多)大哭著醒來,指著柜子說那站著一個怪物。
朋友汗毛都立起來了,趕緊打開燈,把柜子里里外外都檢查了個遍,沒發現任何怪物。
但孩子非常堅定地說就是有,是個黑色腦袋的怪物,眼睛大大的。
朋友告訴孩子這世界是沒有怪物,怪物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但孩子年齡太小了,是分不清想象和現實的。
每個孩子都會在夢里與怪物相遇。
不光是做噩夢,孩子還會怕黑、怕門縫里、窗簾里透進來的、打著墻上的光影。
01
孩子做噩夢的生理基礎
夢境一般發生在快速眼動期,大腦會重現白天的經歷和心理活動。
做夢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在不停的轉動,仿佛是在大腦中放著電影,此時大腦是活躍的狀態,但是身體四肢是靜止的睡眠的狀態。
之前我們說過,孩子的睡眠模式還處在完善之中,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占比多,做夢的機會機會就比較多。
再加上孩子的認知水平能力有限,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就會把繪本里、動畫片里的怪物形象帶入到夢境里。
02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對噩夢的理解不同
◆1歲左右的孩子的夢境是非常簡單的,基本就是重放白天的經歷或者讓他們感到害怕恐懼的事情,比如打疫苗。
◆2歲左右的孩子,夢里會出現怪獸等形象,孩子能夠明白夢是什么,但由于認知能力有限,無法分清夢境和現實,所以他們會認為做的夢就是真實的。
◆5歲左右的孩子,基本能夠分清夢境和現實,醒來以后能反應出剛才做了個夢,而現在是回到現實中了,夢已經不在了,但還是無法自己獨立面對這種恐懼。
◆7-11歲的孩子做噩夢的概率會逐漸減少,即使做了噩夢,也能很好地應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認知水平的提升,做噩夢的次數會越來越少,分辨夢境和現實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會逐漸學會自我安撫,也就不那么怕噩夢了。
基于以上這個規律,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當孩子做噩夢后,我們“沒有怪獸、都是假的”這樣的解釋是無效的。
03
孩子做噩夢哭醒了怎么辦
其實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如果做了噩夢,都會被嚇醒來。
醒來之后恐懼和焦慮的情緒是不會立刻消失的,此時最需要的是家人的安撫和關愛。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做噩夢,我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安撫:
1-2歲左右的孩子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能準確完整的描述噩夢內容。
如果孩子做噩夢哭醒來,家長只需要緊緊的抱著孩子、拍拍背、摸摸頭做情緒安撫就可以了。
不要急切的去問噩夢內容,或告訴孩子噩夢都是假的,說了他們也不理解。
反而覺得自己的感受被否定了,哭得更厲害。
3-4歲以后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都能描述出噩夢內容了。
家長不僅要安撫孩子,還要幫助孩子區分夢境和現實。
比如孩子床底下有個怪獸,我們就拿出手電筒,趴在地上,往床底下照。
然后再讓孩子一起來看看,讓他親眼看到床底下空空的,就會打消顧慮。
千萬不要責備孩子膽小之類的,因為這樣的批評和斥責會增加孩子做噩夢的頻率,造成雙重焦慮,入睡會變得很困難。
如果孩子要求家長陪睡,不能離開房間,家長也應該滿足孩子,至少是做噩夢的這個晚上,陪孩子再次入睡,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個階段的“泛靈論”特點,讓孩子挑選一個玩偶放在身邊,告訴他:你的玩偶會保護你,打走怪獸。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做噩夢的頻率非常高,經常哭著醒來,那家長就需要留個心眼了,查找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頻繁做噩夢。
從他身邊的人和事入手,仔細排查。
看看孩子是不是經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有什么心理壓力。
04
如何預防孩子做噩夢
我們要避免孩子看太多暴力的、可怕的繪本或動畫片,尤其是2-6歲這個階段。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多給孩子看一些哲學類、科普類的繪本,逐漸幫助孩子分辨虛幻和現實。
◆教會孩子應對恐懼的辦法,比如當自己感到害怕的時候,關燈了周圍變黑暗的時候,可以抱著安撫物來應對恐懼。
◆或者睡前帶著勇敢的玩具小伙伴們,進行臥室大檢查。
非常有儀式感的打開柜子、看看床底下、窗簾后面,檢查有沒有怪物,給孩子增加心理安全感。
隨著孩子年齡增加,認知水平提高,噩夢就越來越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