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并非是一項單一的問題,而是多種口腔疾病提示你的信號。及時明確原因并干預,才能最大程度保留牙齒功能。那么牙齒為什么會松動呢?
一、牙齒松動的常見原因
牙周疾病:
牙齦炎未及時治療會發展為牙周炎,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齦萎縮,牙齒失去支撐而松動,常伴隨牙齦出血、口腔異味。
外力或咬合異常:
咬硬物、撞擊等導致牙周膜損傷,或長期單側咀嚼、夜磨牙使個別牙齒受力不均,引發松動。
根尖周炎:
齲齒未處理,細菌感染牙髓后擴散至根尖周,形成膿腫,導致牙齒松動,咬合時疼痛明顯。
生理性因素:
兒童換牙期乳牙松動屬正常;
老年人因牙槽骨退化,牙齒可能輕微松動。
二、不同松動程度的應對方法
輕度松動(幅度≤1mm):
若因輕度牙周炎,及時洗牙并改善口腔清潔;
外力撞擊后避免咬物,觀察 1-2 周,持續松動需查牙根是否折斷。
中度松動(幅度 1-2mm):
牙周炎需做齦下刮治,必要時用 “牙周夾板” 固定;
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
重度松動(幅度 > 2mm):
拍 X 光片評估牙槽骨情況,若骨流失嚴重需拔牙,后期考慮種植牙等修復;
外傷導致且牙根未斷,可嘗試纖維帶固定 4-8 周。
三、科學護牙:預防松動的關鍵
改善清潔習慣:
早晚刷牙,用巴氏刷牙法,搭配牙線 / 沖牙器,每半年洗牙一次。
避免這些誘因:
不啃硬物,夜磨牙者戴咬合墊;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定期查牙周。
特殊情況護理:
孕期加強口腔清潔,老年人每年 2 次口腔檢查
四、誤區提醒
忌盲目信 “偏方”:鹽水漱口、花椒止痛僅能緩解癥狀,無法根治病因;
兒童換牙期若出現 “雙排牙”,需及時拔除滯留乳牙,避免恒牙錯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