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2025年6月6日2版
400多起案件當事人
為何選擇來蘇打官司?
高水平涉外審判
打造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
江蘇是全國最先建立專門審判機構,開啟涉外案件專業化審判的省份之一。5月29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了省法院報告的全省法院涉外審判工作情況。報告顯示,圍繞打造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依法審理各類涉外案件38834件,當事人涉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余起案件中外方當事人主動選擇或變更至江蘇法院管轄,有21個涉外案例入選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5個案例入選聯合國貿法會法規裁判庫案例,江蘇涉外司法公信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涉外審判有效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省法院在南京、蘇州設立集成電路、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調研基地,審結涉外技術類案件282件。比如,境外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意圖阻止無錫某公司上市,法院通過快審快結,依法判決無錫某公司制造和銷售的產品不構成專利侵權,保障該公司順利上市和智能制造裝備技術的發展。
為依法維護“走出去”企業合法利益,我省法院加大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力度。例如,瑞士某公司以執行外國制裁清單為由拒付我國某公司貨款,法院有效激活反制裁司法救濟功能,促成雙方達成和解,8400余萬元貨款全額付清,成為反外國制裁侵權訴訟全國第一案。
聚焦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省法院妥善審理相關案件1247件,遍及82個共建國家和地區。圍繞加強“一帶一路”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建設,連云港法院設立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巡回法庭,與全國44個地市法院建立了司法協作機制。
“推進涉外商事一站式解紛平臺建設”等12項工作入選江蘇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改革試點,3項改革試點經驗被省自貿辦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通過促改革優機制,涉外審判有效服務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在一起跨境電商貨物損失案件中,蘇州中院發現蘇州企業存在自建海外倉的真實需求,便向相關行業協會發送支持企業自建海外倉的司法建議,得到積極反饋,促進自貿試驗區新業態健康發展。
全省法院主動融入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審結涉外海事案件861件,聚焦國際航運、國際港口建設等重點領域提出14項服務舉措,被最高法院向全國推廣。在一起船舶建造案件中,挪威船東主動選擇到南京海事法院管轄,僅用27天即化解這起長達5年多的國際糾紛,贏得當事人對中國海事司法的贊許。
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省法院準確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建立涉外商投資企業糾紛集中審理機制,審理相關案件8533件,助力培育投資江蘇的新品牌。
我省法院堅持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努力為中外當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普利司通、通用電氣等多家跨國公司向法院送來感謝信,表示公正裁判讓他們增強了在華投資信心。在涉德國知名家居品牌“德祿”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全額支持德祿公司5000萬元賠償請求。德祿公司盛贊中國司法環境,在江蘇追加2億美元投資。
通過持續推進訴訟與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建設,江蘇一審涉外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43.4%。省法院與省貿促會還建立涉外商事糾紛訴調對接機制,開辟涉外商事解紛新路徑;聯合省司法廳建立訴訟與仲裁工作配合機制,在全國最早探索建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歸口辦理機制、國內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報核制度,統一司法尺度,支持仲裁事業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