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氣候危機從科學預警變為現實挑戰,綠色轉型不再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是關乎生存的必答題。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建筑與交通領域貢獻了全球近60%的碳排放,而傳統光伏技術因效率瓶頸和場景局限難以全面破局。在此背景下,一種名為“鈣鈦礦”的新材料正引發能源革命,其理論轉化效率可達33%,且具備柔性、弱光發電等顛覆性特性。
第十八屆 (2025)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SNEC)上,京東方以20余款鈣鈦礦光伏產品,以及多款綜合能源解決方案高調入場,從手機背板到建筑幕墻,從車載天幕到光伏電動車,首次系統性展示了“顯示巨頭”如何將創新基因注入新能源賽道。
零碳戰略,從“綠色工廠”到“生態賦能者”
“205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是京東方給出的承諾。但在這家領先的物聯網創新企業看來,減碳不能止于自身。京東方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錫平在專訪中用“六大行動路徑”概括了其發展邏輯:例如,綠色管理上搭建碳排放管理體系;綠色制造中建成1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中,截至2024年已有48款產品成功獲得碳足跡認證證書。其16英寸筆記本顯示屏采用60%回收材料,相較同類產品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碳減排約50%;綠色循環上共有7家工廠獲得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鉑金級最高級認證;綠色行動方面,旗下員工全年參與高達132萬次;綠色投資方面,截至2024年底,簽約林草碳匯400萬畝。王錫平強調,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是推動京東方產業升級的主旋律。
鈣鈦礦突圍,顛覆性技術背后的“京東方速度”
在展會最吸睛的零碳生活展區,一款可充電的鈣鈦礦手機背板引發圍觀。這背后,是京東方在鈣鈦礦領域的技術突進:從25mm實驗室樣品到全球首條1.2m×2.4m中試線,其產業化速度令行業側目。京東方科技集團新材料業務COO寇建龍透露,京東方剛性組件效率已達18.6%,柔性組件更突破15.24%,且重量較晶硅減輕50%。
這在京東方“零碳小屋”中得到極致展現:光伏瓦、光伏一體化屋頂、光伏采光頂、光伏玻璃幕墻、光伏仿石材幕墻、光伏圍墻、光伏地磚構成的建筑表皮,既是一座微型電站,也是鈣鈦礦BIPV的實景實驗室。
數字能源,AI重構“源-網-荷-儲-碳”閉環
如何讓波動性強的清潔能源穩定供電?京東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亮的答案藏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BES)”中。這套系統通過AI實現四重突破:氣象模型預測風光出力、動態調度算法平衡供需、故障知識圖譜預警設備異常、數字員工實時答疑。
馬亮將過程減碳比作一套精密的“瘦身體系”。他指出,京東方能源通過整合空調系統優化、電力負荷調控、水處理循環利用、工業氣化效率提升等165項節能技術,構建了一套覆蓋能源全生命周期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這就像為企業定制了一套‘瘦身秘籍’。”馬亮解釋道,京東方提供的不僅是技術工具,更是一套完整的能效優化體系。他指出,通過AI算法與大數據的深度融合,京東方為企業的每個生產環節都配備了智能化的“私人教練”。這種數字化能效管理模式,能夠實時監測從公共輔助系統到核心工藝鏈的能耗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動態生成優化方案。
生態升維,從技術輸出到標準定義
日前,京東方發布了中國半導體顯示行業首個可持續發展品牌“ONE”,以“開放包容(Open)、創新引領(Next)、永續生態(Earth)”三位一體理念為核心,重新定義科技企業的責任邊界,將可持續發展從企業實踐升維為行業標準,也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同時,京東方還通過技術賦能、共建產業生態、社會生態賦能等舉措,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推動可持續轉型。
王錫平在闡述京東方可持續發展理念時,展現出一家科技龍頭企業的格局與擔當。他強調,京東方的企業愿景是“成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這里的“受人尊敬”和“偉大企業”,不僅代表技術的領先或市場規模的領先,更在于我們如何用科技服務人類社會,如何塑造商業與生態共生的新范式,如何打造可復制的可持續升維樣本。未來京東方將繼續與全球伙伴攜手,以開放凝聚共識,以創新定義未來,以永續守護生態,持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快速躍遷。
從顯示面板到鈣鈦礦光伏,從單點節能到系統降碳,京東方的發展軌跡映射出中國制造業的綠色轉型路徑。當科技企業的創新勢能與全球減碳的時代命題同頻共振,京東方所探索的,正是一條商業價值與生態價值共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屏之物聯”戰略指引下,這家中國企業的綠色創新故事,才剛剛翻開序章。從顯示龍頭到物聯網企業,京東方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道
當全球氣候危機從科學預警變為現實挑戰,綠色轉型不再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是關乎生存的必答題。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建筑與交通領域貢獻了全球近60%的碳排放,而傳統光伏技術因效率瓶頸和場景局限難以全面破局。在此背景下,一種名為“鈣鈦礦”的新材料正引發能源革命,其理論轉化效率可達33%,且具備柔性、弱光發電等顛覆性特性。
第十八屆 (2025)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SNEC)上,京東方以20余款鈣鈦礦光伏產品,以及多款綜合能源解決方案高調入場,從手機背板到建筑幕墻,從車載天幕到光伏電動車,首次系統性展示了“顯示巨頭”如何將創新基因注入新能源賽道。
零碳戰略,從“綠色工廠”到“生態賦能者”
“205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是京東方給出的承諾。但在這家領先的物聯網創新企業看來,減碳不能止于自身。京東方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錫平在專訪中用“六大行動路徑”概括了其發展邏輯:例如,綠色管理上搭建碳排放管理體系;綠色制造中建成1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中,截至2024年已有48款產品成功獲得碳足跡認證證書。其16英寸筆記本顯示屏采用60%回收材料,相較同類產品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碳減排約50%;綠色循環上共有7家工廠獲得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鉑金級最高級認證;綠色行動方面,旗下員工全年參與高達132萬次;綠色投資方面,截至2024年底,簽約林草碳匯400萬畝。王錫平強調,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是推動京東方產業升級的主旋律。
鈣鈦礦突圍,顛覆性技術背后的“京東方速度”
在展會最吸睛的零碳生活展區,一款可充電的鈣鈦礦手機背板引發圍觀。這背后,是京東方在鈣鈦礦領域的技術突進:從25mm實驗室樣品到全球首條1.2m×2.4m中試線,其產業化速度令行業側目。京東方科技集團新材料業務COO寇建龍透露,京東方剛性組件效率已達18.6%,柔性組件更突破15.24%,且重量較晶硅減輕50%。
這在京東方“零碳小屋”中得到極致展現:光伏瓦、光伏一體化屋頂、光伏采光頂、光伏玻璃幕墻、光伏仿石材幕墻、光伏圍墻、光伏地磚構成的建筑表皮,既是一座微型電站,也是鈣鈦礦BIPV的實景實驗室。
數字能源,AI重構“源-網-荷-儲-碳”閉環
如何讓波動性強的清潔能源穩定供電?京東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亮的答案藏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BES)”中。這套系統通過AI實現四重突破:氣象模型預測風光出力、動態調度算法平衡供需、故障知識圖譜預警設備異常、數字員工實時答疑。
馬亮將過程減碳比作一套精密的“瘦身體系”。他指出,京東方能源通過整合空調系統優化、電力負荷調控、水處理循環利用、工業氣化效率提升等165項節能技術,構建了一套覆蓋能源全生命周期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這就像為企業定制了一套‘瘦身秘籍’。”馬亮解釋道,京東方提供的不僅是技術工具,更是一套完整的能效優化體系。他指出,通過AI算法與大數據的深度融合,京東方為企業的每個生產環節都配備了智能化的“私人教練”。這種數字化能效管理模式,能夠實時監測從公共輔助系統到核心工藝鏈的能耗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動態生成優化方案。
生態升維,從技術輸出到標準定義
日前,京東方發布了中國半導體顯示行業首個可持續發展品牌“ONE”,以“開放包容(Open)、創新引領(Next)、永續生態(Earth)”三位一體理念為核心,重新定義科技企業的責任邊界,將可持續發展從企業實踐升維為行業標準,也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同時,京東方還通過技術賦能、共建產業生態、社會生態賦能等舉措,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推動可持續轉型。
王錫平在闡述京東方可持續發展理念時,展現出一家科技龍頭企業的格局與擔當。他強調,京東方的企業愿景是“成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這里的“受人尊敬”和“偉大企業”,不僅代表技術的領先或市場規模的領先,更在于我們如何用科技服務人類社會,如何塑造商業與生態共生的新范式,如何打造可復制的可持續升維樣本。未來京東方將繼續與全球伙伴攜手,以開放凝聚共識,以創新定義未來,以永續守護生態,持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快速躍遷。
從顯示面板到鈣鈦礦光伏,從單點節能到系統降碳,京東方的發展軌跡映射出中國制造業的綠色轉型路徑。當科技企業的創新勢能與全球減碳的時代命題同頻共振,京東方所探索的,正是一條商業價值與生態價值共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屏之物聯”戰略指引下,這家中國企業的綠色創新故事,才剛剛翻開序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