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幾天,我刷到經濟學家郎咸平的一條視頻,看完以后心情有點復雜。
他說:
“千萬別讓孩子念藝術,這是注定會失敗的路,父母認知低下導致做了錯誤的選擇,不如去學數學、工程……”
圖源網絡
這條視頻的評論區特別熱鬧,各方觀點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說他太武斷了,人的天賦本就在不同領域自由生長;也有人表示認同,覺得現在讓孩子學藝術,就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
圖源網絡
作為本科也是學經濟學的人,我大概能理解郎教授的邏輯,人都容易放大自己領域的作用,然后低估其他領域的作用。
經濟學本質上是科學,追求效率與量化,用公式構建秩序,而藝術關乎感受與表達,有點抽象且他并不擅長。相比之下,郎咸平肯定更推崇數學、工程這些可以計算、有大量推演的學科,而不看好藝術。
視頻源自網絡
理解是理解,但我并不認同他的觀點和態度,我覺得科學和藝術缺一不可。
但是,我們身邊的確充斥著太多非此即彼的言論。
有人說AI來了,文科生沒有出路,將來找不到工作,很多專業都沒必要學了。
也有人看到導演餃子火了,就一門心思讓孩子學藝術,認準藝術是未來競爭關鍵。
其實都有些偏頗。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多面的,有實用的、創造性的一面,也有治愈的、美好的一面。
就像梵高用《向日葵》照亮了人類精神世界,宮崎駿用《千與千尋》創造了超越國界的情感共鳴,難道說這些都毫無意義嗎?
如果什么都跟功利性掛鉤,那人活著太痛苦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一些滋養心靈的東西。
比如我最近采購了一批花花草草,把它們擺在了家里的院子里,然后我就發現,每天看著這片充滿生機的小花園,整個人的心情都很不一樣。
這可能就是藝術賦予我們的特別之處,它無法直接兌換成銀行卡里的數字,但它可以撫平某一刻的焦慮,讓你覺得生活很美好。
教育有兩個功能
很多人忽視了另一個
就在郎咸平將教育簡化為“有沒有用”時,我又刷到了另一條視頻。
許倬云說,
“教育變成了一道向高處走的梯子,上面有兩個功能,我們現在只顧及到謀生的技能,專業的技能,卻沒想到教育里安頓自己的成分……”
他提醒我們,“人不是生產機器,人是文化動物”。
說得太對了,這個世界需要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但同樣需要藝術與美的滋養,讓我們的心靈不至于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干涸。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里,都有對藝術和美的追求。
啾啾三歲多的時候,就對出門的衣服有了自己的主見,還偷偷用我的化妝品給自己涂了個“大紅唇”。
有了呦呦以后,又一個臭美小孩完美銜接了姐姐的軌跡,穿衣打扮、涂脂抹粉天生就會。
后來隨著兩個女兒長大,她們對美的感知,從漂亮衣服、口紅顏色,延續到了藝術上,啾啾吹圓號,呦呦喜歡畫畫。
對于她們現階段的愛好,老母親肯定是支持的,作為媽媽,我從不覺得這些是“無用”的愛好。
即便有一天她們不打算走藝術這條路,我也不會因為“理科更好就業”而強行讓她們去研究數學公式。
我希望當有一天,她們嘗到了生活的苦頭,能記住的不是冰冷的方程式,而是某支曲子的旋律,某片花瓣落在手心的溫度。
而且我也一直相信,無論世界發展到何時,都需要文化和藝術來幫助我們安頓心靈。
包括我自己,也是個有點“矯情”的人,我特別在意生活中的儀式感和能給我帶來情緒價值的小細節。
看到好看的餐具和廚具,我總是忍不住想帶回家,整齊擺在廚房架子上,光是路過看一眼,心情就被點亮了。
我也喜歡把家里裝飾的香香的、美美的,有時候我會在客廳點香薰,有時候去花市買花放進玻璃瓶里,讓平凡的日子有了呼吸感,讓疲憊的身心被輕輕安撫。
這些看似“無用”的儀式感,每一個都是我們把生活過得熱騰騰的標志。
給中年父母的啟示:
教育不是規劃,是“喚醒”
我們這代父母,太容易陷入“規劃焦慮”了。
好像孩子的成長是一條精準的賽道,我們手里攥著正確路線圖,稍有偏差就心慌,怕孩子落后,怕選錯方向,怕他們未來不夠成功。
可現實是,這世界的變化速度,早已超過了我們的規劃能力。
作為新時代的家長,不要總是試圖讓孩子走我們覺得正確的路,而是更應該看孩子自己更愿意走哪條路,幫TA們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1、不要給孩子設計一條什么樣的路
常在后臺看到有姐妹問:
“現在不xxx,孩子以后會不會被淘汰?”
這個事情,誰也說不好。就像三年前如果有人說DeepSeek,我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今天DeepSeek已經成了“頂流”。
世界變化如此之快,誰又能預測20年后是什么樣子?
社會在變,孩子在變,我們也在變,所有的變量加在一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不可控因素。現在設定好的路線,并不一定在將來還適用。
比起替孩子早早規劃所謂的完美人生,我倒覺得不如教TA們擁抱變化、探索未來的能力。
2、要永遠相信,
每個孩子都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小時候,大人最喜歡講一句話,
“你不好好讀書,以后就要掃大街。”
我跟別的小孩想法不太一樣,我那時候就覺得,老天爺好神奇,為什么設計出來的每一個人,最后都會找到自己要做的事。
無論這個工種它是趨利、還是趨理想、還是趨現實,最后你會發現每一個工種都有人干。
網上不是有句話嗎,“這個世界的可愛之處,就在于它允許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發光。”
所以不用太為孩子的未來操心,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人用公式推動進程,有人用畫筆溫暖人間,都是了不起的存在。
3、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
發揮他的獨特之處就好了
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很多人習慣采用“復制粘貼”的方法。
看見別的孩子學樂器,自己家孩子也得學,看到別的孩子學畫畫考上了美院,自己也給孩子規劃了一樣的路線,也奔著美院去。
可每個孩子不一樣,擅長的東西也不一樣,有時候我們自以為做了十足的準備,幫孩子做了萬全的選擇,最后可能會發現是錯的或者是偏的。
所以,如果孩子在某個方面有獨特的地方,就發揮他的長處就好了。
有的孩子情商高,以后可能在人際交往上比較吃香。
有的孩子喜歡畫畫,那就支持TA的夢想,讓孩子自己去尋找人生的出口。
不用太考慮這件事究竟有沒有用,我們養孩子也不是為了讓他們成為“有用的工具”,而是做一個能感受幸福的人。
希望我們的孩子,會為一朵云停留,會被一首歌觸動,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詩意。
跟大家共勉。
先別走,文章最后還有一條直播預告
姐妹們,下周五(6月20號)中午12點-15點,我會給大家帶來豆伴匠小王者班的暑期開班名額,大家先預約??
高考結束了,我翻了翻高考語文全國卷,發現這次命題是徹底“變臉”了。總結一句話:小初家長要做好準備,語文考試對孩子文史基礎、讀寫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未來語文考驗的是文化貫通、思辨性閱讀以及情感體驗+經典沉淀+真實表達,如果還只會背范文和套模板,是遠遠不行的。
我請大語文金牌教師劉姑姑,對今年高考語文做了解讀,大家可以看看??
馬上要放暑假了,最近媽媽們除了要陪孩子準備期末考試,還要給孩子做暑假規劃。畢竟暑假那么長,該玩得玩,該學也得學。
這個暑假,我打算還把姐妹倆的語文和英語的學習,交給我請的兩大外援——豆伴匠小王者班和新東方比鄰外教課。
先說小王者班,不得不說,目前高考語文釋放出的考察趨勢,就是小王者班的核心優勢:把大語文課內和課外的知識融會貫通,一邊幫孩子打好文史基礎,一邊搞定語文的兩座大山,閱讀和寫作。
小王者班的授課老師都是以前線下王者班的原班人馬,人均教齡10年以上,是帶出過10萬+優秀學生的海淀“王炸天團”。
這次小王者課程做了全新升級,在文史培養、閱讀寫作能力的落地上都做了優化,內容更加對標考綱,而且新增押題環節,總結來說就是更應試了!
小王者是直播課,而且有超級負責的伴學團隊,課前課后都會督促上課和完成課后作業,非常省媽。閱讀和寫作也都有1v1保姆級精批服務,孩子上一段時間課下來,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暑期班名額非常搶手,這次報名后7月12號就會陸續開課,暑假想讓孩子語文彎道超車的家長,一定要預約好6月20日(周五)12點-15點的直播!
我會和豆伴匠的劉姑姑給大家詳細介紹小王者班,還會請劉姑姑詳細解讀高考語文趨勢,并且分享期末復習方法和技巧。
??點擊卡片“預約”直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