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真的常被認為是頗為可悲的一群人。他們習慣通過打壓、貶低孩子,訴說自身的苦難,讓孩子意識到“我養你究竟多么不容易”。這類家長總愛說:“我當年如何如何,你這點苦算什么?你想想,為了讓你上大學,我特意陪你讀了三年高中,你知道我過得多不容易嗎?”
似乎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將所有壓力都施加給孩子,讓孩子覺得 “我得為了爸媽、為了全家去努力” 。
就拿選大學專業來說,一旦聊到這個話題,家長們往往會說:“現在計算機好就業,去學這個。” 他們全然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不關心孩子真正想做什么。誠然,考慮就業無可厚非,但孩子不禁會想:“這真的是我熱愛的嗎?我會用心學嗎?”
畢竟術業有專攻,如果不用心去做,又怎能有所成就?可家長們總秉持 “都是為了你好” 的思維邏輯,他們為孩子選專業,僅著眼于當下的行業形勢與就業情況,覺得這樣能讓孩子在所在城市解決溫飽。“都是為了你好”,這幾乎成了中國式家長的口頭禪。他們受自身認知局限,只知道這么做,卻從未想過,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
比如當年的土木工程專業,那可是王牌專業,家長們覺得好,就帶孩子去報。可如今呢?土木行業隨著房地產泡沫經濟的影響,早已今非昔比,曾經月薪兩萬的土木工作機會大幅減少。家長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建議,這無可厚非,但他們會把這些想法強加給孩子。仿佛在說:“不報這個專業,我辛辛苦苦養大你是為了什么?我是希望你能成功。”
其實,中國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就業方向時,并非單純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他們只是希望孩子能在所學專業所在的城市立足,有一技之長,不用再向家長伸手要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