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總共30天。這是2015年以來首個“30天三伏”,可別覺得天數短就輕松。農諺和氣象數據都在預警,這個夏天不好過。
“晚入伏旱了田”,7月20日入伏屬晚伏,華北要警惕伏旱。山東、河南的玉米、大豆,可能會被旱得打蔫兒。入伏日農歷廿六是雙數,“母伏”來了,濕熱要發威。
長三角、珠三角會有持續桑拿天,悶得人喘不過氣。南方像湖南、江西,“母伏有雨三伏涼”說法流傳。
但要當心旱澇急轉,雨水多了莊稼也遭罪。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夏季全國平均氣溫偏高。華北、黃淮等地35℃以上高溫日數15 - 20天。
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可能現連續40℃極端高溫。
歷史數據顯示,2015年短三伏時,湖北、重慶旱得厲害。氣象專家說,短三伏副熱帶高壓強,高溫易集中爆發。
北方老鄉注意,玉米、大豆要趁早澆水保墑。
地里鋪點秸稈,能給土地遮陰保濕。南方種水稻的,田里排水渠要提前挖通。
遇到大暴雨,別讓莊稼泡在水里爛根。老祖宗的土辦法有用,比如看云識天氣。但也得結合科學,該澆水時別等老天爺。
個人覺得,不管南北,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11點到16點別在太陽底下干活,容易中暑。干活帶足淡鹽水,多吃冬瓜、絲瓜清熱。
家里種蔬菜的,搭個遮陽網,菜苗別曬枯了。養雞養鴨的,圈舍要通風,別讓禽畜熱出病。
現在該做啥?
列個清單記清楚。北方查灌溉設備,南方修排水渠,都別拖延。有問題找村里農技員,或者鄉鎮農業站。
短三伏不是護身符,早準備才是定心丸。
你老家有啥三伏農諺?
評論區說說咋防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