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過后,高溫天氣持續發威。未來三天,多地氣溫將突破35℃,地表溫度可達50℃以上。莊稼正面臨嚴峻考驗。
玉米葉片卷曲,水稻分蘗受阻,棉花鈴期受熱害風險加大。老農們常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這話今年怕是要反著來。
氣象數據顯示,未來一周高溫將持續。
田間水分蒸發量驚人。
一天能蒸發8-10毫米,相當于每畝地損失5噸水。
不及時補水,莊稼就要“喊渴”。
遮陽網成了搶手貨。農資店老板說,這兩天遮陽網銷量翻了三倍。要選遮光率60%的,太密影響光合作用。
澆水時間有講究。
清晨5-7點最佳,避開正午高溫。這時候澆,地溫能降3-5℃。
病蟲害來勢洶洶。高溫高濕環境下,蟲卵孵化率提高40%。要提前打藥預防。
山區和平原應對策略不同。
坡地要防暴雨沖土,平地要防干旱裂縫。
排水溝得提前清理。
老把式有新招數。秸稈覆蓋保墑,配合滴灌技術,能省水30%。這可是實打實的節水妙招。
牲畜也要防暑。給牛棚裝噴淋系統,水溫控制在20℃左右。太涼容易“激著”。
人體舒適度指數跌破警戒線。午后盡量減少戶外勞作,隨身攜帶十滴水防中暑。
農技站專家提醒:未來三天是關鍵期。早稻要淺水灌溉,玉米需及時追肥。
有個數據很驚人:去年同期,因高溫導致的減產達15%。今年可不能重蹈覆轍。
遮陽、補水、通風,這三招要記牢。莊稼和人一樣,熱狠了都會“蔫巴”。
田間管理要精細。
不同作物耐熱性不同,得區別對待。水稻怕干,棉花怕悶。未來天氣走勢如何?
氣象臺預測,高溫還將持續5-7天。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丟。
看云識天氣,觀蟲知旱澇,這些經驗至今管用。有個現象值得注意:連續高溫后,突然降雨容易引發病害爆發。
要提前防范。
最后提醒:高溫天氣干活要量力而行。收成重要,但身體更重要。
你怎么看今年的高溫天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防暑經驗。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措施請咨詢當地農技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