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悶熱潮濕讓南方人直呼受不了。
未來七天長江中下游將迎來持續性降雨,局部地區單日降水量或超100毫米。老話說"黃梅天,水漫田"。濕度計指針天天頂到90%,墻上都能滲出水珠。
這種天氣里發霉的不只是衣物,連呼吸都帶著水汽。最遭罪的是關節炎患者。張大爺的膝蓋比天氣預報還準,只要開始隱隱作痛,保準第二天要下雨。
醫生提醒,濕冷刺激會加重關節炎癥。衣柜里的樟腦丸三天就化完了。
李嬸發現去年收好的羊毛衫長滿霉斑,心疼得直跺腳。紡織廠老師傅建議,呢絨衣物最好真空密封存放。
廚房成了重災區。王阿姨家米缸里的蟲子比米粒還多,不得不整袋扔掉。糧站技術員演示,花椒紗布包防蟲效果比藥片更持久。
晾衣桿上的衣服越曬越濕。小區物業緊急加裝烘干設備,每天排隊的主婦能繞樓三圈。
電工師傅提醒,使用烘干機時要留出散熱空間。菜價開始坐火箭。本地青菜受澇減產,批發市場葉菜價格三天漲五成。
農技站推廣的架空種植架,讓菜農老周的大棚躲過一劫。雷暴天氣頻發讓人心慌。上周閃電劈中郊外大樹,引發小范圍山火。
消防隊員演示,雷雨時最好拔掉電器插頭。潮濕環境滋生各種病菌。
社區衛生中心數據顯示,濕疹患者比上月增加40%。老中醫推薦的艾草煮水擦身,成為鄰里間熱傳的偏方。除濕機賣到脫銷。
家電賣場銷售員透露,某品牌機型要等半個月才能補貨。
維修師傅支招,空調除濕模式搭配風扇效果也不錯。總說"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可這濕噠噠的天氣,厚被子根本沒法收。
民俗專家解釋,古人智慧在于把握氣候規律。專家預測本輪降雨將持續到月底。防汛辦已啟動24小時值班,重點巡查老舊小區。
志愿者正在給獨居老人發放防潮物資。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天氣,茶園老板卻樂開花。云霧滋養的春茶品質提升,訂單比往年多兩成。
看來老天爺也是公平的。記得檢查家里角落。
那些藏在床底下的皮鞋,說不定已經長滿白毛。皮具店老板說,過期面霜擦皮鞋效果出奇好。
最讓人頭疼的是孩子的運動鞋。體育老師發明了報紙塞鞋大法,既能吸水又能定型。
家長們紛紛在家長群點贊。雨再大也要保持好心情。
公園里冒雨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說,出出汗反而能祛濕氣。
這份樂觀值得年輕人學習。特別提醒低洼地區居民。街道辦發放的沙袋別當擺設,暴雨來臨前要堵好地下室入口。
去年受災的老李現在見人就宣傳。
奇怪的是總有人不信邪。
菜場里光腳蹚水的大哥,第二天就發起高燒。
急診科醫生搖頭,說每年都要收治幾十例這樣的。
別忘了給寵物防潮。寵物店新進的防霉墊賣得飛快,狗窩發霉會導致皮膚病。
獸醫建議每周至少晾曬一次寵物用品。這場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時候?
氣象臺最新研判顯示,副熱帶高壓還在增強。
農民們已經開始準備排水泵。最后送大家一句老話:"晴帶雨傘飽帶糧"。梅雨季最考驗的就是未雨綢繆的智慧。
您家有什么防潮妙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