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諺"五月十八定旱澇"正在接受現實檢驗。后天起湖南將迎來持續性強降雨,局地日降水量或突破200毫米。
氣象數據顯示副熱帶高壓正持續北抬。這種天氣系統極易引發突發性暴雨,與農諺預測的梅雨季高度重合。
湘北地區農田已出現輕微積水。去年同期的澇災導致全省水稻減產12%,今年農戶們格外緊張。
"現在種地光看老黃歷可不行。
"常德農戶李建國蹲在田埂上發愁。他家去年因內澇損失了8畝早稻。省防汛辦剛發布三級應急響應。
洞庭湖水位較往年同期偏高1.
2米,這給后續防汛帶來壓力。
專家提醒要警惕"旱澇急轉"。七月中旬可能出現持續高溫,這種極端天氣組合對農作物傷害更大。永州部分鄉鎮開始搶收早熟作物。
農技站建議優先排水條件差的田塊提前收割,減少損失。有意思的是,岳陽等地水庫蓄水量反而不足。這種"東邊暴雨西邊旱"的情況近年越來越常見。
老把式王德順念叨著"大旱不過五月廿三"。
但現代氣象預報顯示,未來十天湖南降雨量將超常年40%。農機經銷商反映抽水泵銷量激增。這種"雨天經濟"折射出農民應對災害的無奈。
省農業廳啟動災害預案。
重點防范雜交稻制種基地受災,這些區域直接關系秋糧供應。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這句農諺在氣象雷達面前正失去神秘色彩。湘西山區已出現3處小型山體滑坡。
地質專家警告持續降雨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地質災害。令人擔憂的是,部分排水渠多年失修。
2016年特大洪水的教訓似乎正在被淡忘。氣象臺最新研判令人稍感寬慰:本輪強降雨持續時間應該不會超過72小時。但農戶更關心的是,雨停后要不要補種?
這個答案恐怕要等田里的水退了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