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進入三伏。今年三伏天氣怎么樣?會更熱嗎?一起聽聽氣象專家的解答。
新華訪談:今年三伏天氣怎么樣?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今年,我們預計這一時段我國極端天氣事件偏多,旱澇并重,東部降水呈現出南北多中間少的分布格局,區域性和階段性洪澇災害以及高溫熱浪都很明顯。
江蘇省氣候中心預測評價科科長蔣薇: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一般認為,入伏后,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但每年高溫具體出現的時間、范圍和強度與三伏天本身沒有直接聯系。今年三伏天可能還是比較熱的,因為現在高溫天越來越延后,夏末到9月初出現高溫也是比較常見的。
新華訪談:還沒到三伏,為何這么熱?
蔣薇:今年高溫出現早,主要是由于西太副高北跳異常偏早,出梅明顯偏早,目前雨帶主要位于北方地區,而江淮流域在副高控制下形成晴熱少雨天氣。
高輝:我國的高溫熱浪,主要還是和天氣系統的空間分布型有最直接的關聯,尤其是在江淮地區,三伏是最熱的時間段。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這一次江淮地區的高溫依舊偏多。
蔣薇:近期高溫的減弱與臺風有關,高溫的范圍和強度是有所減弱的。臺風(丹娜絲)影響結束后,江淮地區的高溫還會再度反彈。
新華訪談:越來越熱的夏天會不會成為常態?
高輝:近十年來,我國高溫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變化趨勢,尤其是高溫和高溫日數不斷變長變多,表現為開始時間提早、結束時間延遲,這樣就造成高溫日數不斷增多,強度也不斷增強,在空間上表現出高溫范圍明顯擴大,尤其是四十度以上極端高溫的范圍在不斷擴大。
蔣薇:從2010年以來,長三角地區夏季強高溫屢破記錄,高溫日數呈現顯著增加趨勢。每年長江中下游地區濕熱情況差異還是會比較大的。
高輝:我國高溫熱浪,受到東亞夏季(風)環流,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南亞高壓的影響,同時還和高緯度環流系統有密切關聯。我們以北京為例,在2021年,北京的高溫日子就有常年夏季的一半左右,因此我們可以說高溫會越來越常見,但具體到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需要開展具體的分析和研判。
新華訪談:如何防范高溫天氣?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眾服務首席柳艷香:我們要密切關注您所在的地區的天氣預報。高溫天氣對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慢性病人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如果出現頭暈、惡心、心慌、乏力、肌肉痙攣等等癥狀的時候,應該立即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并及時就醫。
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服務首席顧榮直:高溫天氣會對各行各業安全生產造成影響,生產作業需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開高溫時段作業,采取有效防暑降溫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