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鹵煮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黃酥
#外泌體是#生物醫藥 領域在近年來熱度躥升最快的細分賽道之一。
先驅公司Codiak于2020年10月登陸納斯達克,摘下外泌體第一股桂冠。今年初,專注于遺傳性和退行性疾病的Capricor Therapeutics所研發的外泌體細胞療法CAP-1002完成BLA遞交,有望在今年年內順利獲批,成為全球首款成功上市的外泌體產品。
國內也有不少致力于外泌體療法的企業在2024年以來取得了諸多進展,#國典醫藥 的外泌體GD-iExo-003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研究項目在宣武醫院、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啟動,匯芯生物等廠商完成了數千萬至億元級別融資。
不過外泌體這個概念或許還沒有到妄談落地的時候,Codiak沒風光幾年就在2023年申請了破產,國內各家Biotech距離商業化成功也同樣遙遠。
一、細胞間的“閃送”
外泌體(Exosomes)是細胞分泌的納米級囊泡,直徑在30-150納米之間。結構上由脂質雙層膜包裹,含有蛋白質、脂質、RNA等復雜成分。多種細胞都可以分泌外泌體,所以人體的血液、腦髓液、唾液等體液中都可以找到外泌體的存在。功能方面,外泌體可以形象地看作是細胞間的“閃送”,參與信息傳遞、物質運輸甚至免疫調節等生理功能。對外泌體的功能研究是個前沿課題,201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授予了發現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三位科學家。
電子顯微鏡下的外泌體(Exosomes) 來源:網絡
產業鏈上,上游主要是外泌體分離、純化和檢驗的相關設備廠商和原料試劑供給,現階段設備環節還是以跨國巨頭為主,比如#賽默飛。原料方面,中國公司倒是已有所布局。比如作為一站式外泌體CRDMO服務提供商的北京恩澤康泰已經建立國內首個外泌體GMP生產車間,可以實現單批次500L的產能,其生產的人源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原料在2024年同時獲得了國際INCI和美國FDA雙備案。而北科生物的人臍帶MSC外泌體原料也緊隨其后獲得FDA備案資格,這為國產外泌體原料出口提供了可能。
恩澤康泰官網截圖 來源:公司官網
二、應用場景逐漸明朗
其實理論上來說,因為外泌體參與的生理過程很多,所以應用范圍也可以很廣闊,筆者認為其中具備潛力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以下這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在疾病診斷領域。眾所周知,像腫瘤或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程是很長的,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并干預的話,可以極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但這些疾病往往早期癥狀不典型,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所以診斷一直都是難點。即使已有所察覺,活檢往往還需要通過穿刺等手段完成,給患者帶來不小的痛苦。而外泌體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標志物,完全有可能作為上述疾病的診斷標志物來實現體外液體活檢。
北京公司爾瑞鑫悅子公司凱祥弘康研發的α-突觸核蛋白測定試劑盒(商品名:帕立明?)去年獲批上市,這是全球首款基于外泌體檢測的帕金森病體外診斷產品。而#康圣環球(09960)投資的#億航生物 則是建立了外泌體富集與生物標記物分析平臺,致力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斷篩查。
帕立明 來源:網絡
其二是在疾病治療領域,外泌體可以作為一個廣譜的藥物傳遞載體,不但可以適用于小分子藥物,甚至還可以運送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尤為特殊的是,外泌體甚至有望運送基因療法主要使用的病毒載體。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外泌體可以穿越血腦屏障,這就給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曙光??傊?,外泌體的這些特點使其成為藥物遞送的“天選之子”。
#艾瑪生物 去年6月官宣其研發的外泌體藥物ER2001注射液成功獲批臨床實驗。這款藥物的適應癥是一種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亨廷頓舞蹈病,可以自組裝分泌性外泌體,并將治療性HTT siRNA輸送到大腦細胞。
ER2001突破血腦屏障的作用機制 來源:網絡
這兩類也的確是目前聲勢最大的應用場景,根據探針資本的統計,在全球總計約五十家開展外泌體研究的企業中,三分之一主攻診斷,三分之二主攻藥物。
三、醫美需謹慎,落地尚不成熟
此外,外泌體在#醫美護膚領域也有潛力。意大利公司ExoLab Italia研發生產的植物源外泌體原料成功應用于雅詩蘭黛的系列產品,今年2月,西班牙公司Vytrus Biotech和國內護膚品牌Hyshot達成合作,將把外泌體技術引入消費級護膚產品。
不過筆者想要特別說明的是,國家藥監局等監管部門對于化妝品原料的準入是非常慎重的,2022年廣東藥監局就曾叫停過所謂的外泌體化妝品,所以這個應用場景在國內的拓展恐怕并不太好落地。至于部分醫美機構把外泌體捧成抗衰黑科技,推出一系列收費項目的行為,大家一定擦亮雙眼謹慎避坑。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領域來說,外泌體距離實現大規模臨床應用還有很多難題亟待解決。
外泌體的成分是非常復雜的,本身可以來自人體很多類不同的細胞,即使來自同類細胞,也可能包含不同的物質。所以外泌體的質量很不均勻,這一方面導致工業化的制備生產面臨難以標準化和純化,受到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困擾。另一方面,這也增大了藥監部門的監管難度。
此外,全球藥企都在搶占這塊高地。像羅氏集團、武田制藥、禮來公司等咱們數的出來的巨頭都在和專注于外泌體的初創企業合作,共同致力于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的藥物研發。從獲批情況來看,海外外泌體藥物商業化進程也確實更快一步。中國廠商想從這些巨頭手上搶到一杯羹,恐怕并不容易。
2022-2032年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預測 來源:MarketResearch
外泌體賽道如同早春時節的大河,表面尚未解凍但冰面之下已是暗流奔涌。但這個領域畢竟還很前沿,從藍圖到商業化應用,各路企業面前的路還很長。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