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屢戰屢敗之下,留給常州的筆畫不多了。那么屢屢被以色列暴打,留給伊朗的復仇旗幟也不多了。
德黑蘭街頭,復仇的紅旗在硝煙中獵獵作響。當以色列F-35I戰機在2025年6月13日凌晨撕裂伊朗夜空,伊斯法罕核設施的火光映照著巴蓋里總參謀長、核物理學家達瓦尼的遺體,哈梅內伊的"嚴厲懲罰"誓言仍在防空警報中回蕩。可當以色列宣布五波空襲擊毀上百目標后,伊朗的反擊卻僅限于百余架被悉數擊落的無人機,以及,不知道是不是表演的上百枚導彈。這幕荒誕劇背后,是一個深陷歷史困局的古老文明正在上演的現代悲劇。
是的,復仇的紅旗可以不斷升起,甚至覆蓋165萬平方公里的伊朗大地,但伊朗的報復,永遠只限于鋪天蓋地的嘴炮,而不是火炮。
那么,為何這個叱咤風云的中東強國,面對小小的以色列會如此懦弱?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波斯帝國的千年榮光,早已在妥協綏靖中化為齏粉。
中國用一個多世紀的奮斗,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敢于斗爭,才能得到生存的資格,所謂向死而生,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然而在伊朗看來,抗爭太過危險,妥協才是生存的第一法則。
回望1953年摩薩臺政府被美國顛覆的屈辱時刻,當民選總理試圖收回石油主權時,德黑蘭街頭站滿了支持美國的民眾。這種深入骨髓的親美基因,使伊朗屢次在歷史轉折點選擇屈膝:1988年兩伊戰爭停火時,霍梅尼含淚喝下"毒藥",卻放任革命衛隊將領子女赴美留學;2015年核協議簽訂后,魯哈尼政府幻想解除制裁,坐視以色列400次空襲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
可以說伊朗從始至終都不懂得"以斗爭求和平"的生存法則。當中國在朝鮮戰場以血肉之軀打出大國尊嚴時,伊朗卻在海灣護航中與美軍"偶遇聯演"。2020年蘇萊曼尼遇刺后象征性的導彈襲擊,事前竟通報伊拉克政府轉告美軍避險,將復仇表演成滑稽的雙簧。這種畏首畏尾的"抵抗",恰似晚清對列強"宣而不戰"——既想保全天朝體面,又不敢發動民眾力量。
2、神權統治的脆弱根基,早已被親美暗流侵蝕得搖搖欲墜。
應該說,宗教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確實有一定的凝聚人心作用。然而當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攻勢洶涌而至,再強大的宗教也注定只能是螳臂擋車。
根據伊朗德黑蘭大學2023年的秘密民調顯示,18-35歲青年中62%向往西方生活,美劇《權力的游戲》盜版光碟在黑市暢銷不衰。更諷刺的是,哈梅內伊女兒持有美國綠卡,革命衛隊高官子女多留學歐美。這種統治集團與民眾的雙重親美傾向,構成神權政體最致命的悖論:反美是政權存續的旗幟,真反美卻是政權崩潰的導火索。
于是當以色列的炸彈如雨點般落下時,哈梅內伊面臨兩難抉擇:若動員民眾"圣戰",恐重蹈1979年巴列維王朝覆轍——當年正是宗教勢力利用民眾反美情緒埋葬了親西方君主;若繼續綏靖,則革命合法性蕩然無存。于是德黑蘭選擇表演式復仇:升紅旗、發誓言、射無人機,放導彈,用煞有介事的儀式感消解實質行動。這恰如晚清慈禧對列強"宣而不戰"——既需維系天朝體面,又不敢真發動漢人武裝。
3、小國文明的基因缺陷,注定伊朗無法復制中國式崛起。
在這個世界上,崇尚“中國行,我也行”的國家有很多。但放眼世界,能復制中國成功的,不是寥寥無幾,而是根本沒有,伊朗就更是沒戲。
中華文明五千年沉淀的"剛柔并濟"智慧,在波斯文明中蹤跡難尋。當新中國在朝鮮戰場打出立國威、在戈壁灘引爆原子彈時,伊朗教士集團正忙于將巴列維時代的工業體系宗教化。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摧毀了中東最先進的F-14戰機維護體系,卻建起遍布全國的宗教法庭。這種用經訓替代科技的發展模式,終使伊朗軍工淪入仿制死胡同——其最先進的"征服者"戰斗機不過是對米格-29的拙劣仿制,防空系統至今依賴1979年購入的"霍克"導彈殘骸翻新。
而在靜夜史看來,伊朗更深層的差異在于戰略定力。中國"深挖洞、廣積糧"的隱忍背后,是"兩彈一星"工程的爭分奪秒;伊朗的核計劃卻淪為神權炫耀的玩物,在反復妥協中錯失良機。所以當以色列2007年空襲敘利亞核反應堆時,德黑蘭未加強戒備;2015年簽訂核協議自廢武功本以為可以和西方世界化干戈為玉帛,卻換來更嚴厲的制裁。這種政治短視與戰略搖擺,恰是波斯文明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境界的最真實寫照。
4、外交棋局的昏招頻出,終使伊朗淪為中東孤島。
從幾十年的發展軌跡來看,伊朗不僅綜合實力一言難盡,其戰略眼界也是出了名的鼠目寸光。
伊朗曾手握"什葉派之弧"王牌,卻因貪婪短視自毀長城。在敘利亞戰場,革命衛隊克扣援助物資引發真主黨離心離德;對胡塞武裝,德黑蘭屢次承諾提供導彈技術卻遲遲無法兌現。2023年加沙沖突關鍵時刻,伊朗拒向哈馬斯移交"法塔赫-110"導彈,導致抵抗力量在以色列地面進攻中一敗涂地。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做派,讓盟友心寒齒冷。
而更致命的是,伊朗時刻沒有停止首鼠兩端的大國周旋。一面高調宣傳中伊25年合作協議,一面將恰巴哈爾港控制權交給印度制衡中國;表面與俄羅斯締結能源同盟,暗地抬高天然氣售價敲竹杠。所以當以色列空襲核設施時,莫斯科僅發表一紙不痛不癢的譴責聲明,北京則呼吁"各方克制"——曾經承諾的"戰略協作"在現實利益前煙消云散。伊朗在東西方間待價而沽的投機,終落得東西共棄的下場。
德黑蘭地下指揮所的輻射監測儀寂靜無聲,哈梅內伊撫摸著《古蘭經》的鑲金封面。那些被以色列定點清除的核科學家,曾是波斯民族打破枷鎖的希望。此刻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升起的紅旗不過是給國內看的戲臺幕布,真主黨倉庫里的老舊火箭彈根本飛不到特拉維夫。
而以色列,則早早看透了德黑蘭的色厲內荏。內塔尼亞胡在空襲得手后輕蔑宣稱:"伊朗人只懂蓋房子(指核設施),我們擅長拆房子。"美國更樂見代理人戰爭消耗對手,特朗普一面威脅"徹底摧毀伊朗",一面默許以色列放手施為。可以說失去中俄實質性支持的伊朗,如同被拔掉毒牙的眼鏡蛇,只能靠噴射毒液虛張聲勢。
從伊斯法罕核設施廢墟飄散的放射性塵埃,正隨風灑向設拉子的玫瑰園。當德黑蘭青年在社交媒體傳閱被擊落無人機的殘骸照片,哈梅內伊的宗教號召力正隨著每一次無效報復而消解。這個承載波斯文明的國家,既缺乏中國"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魄力,又困于神權統治的結構性虛偽,只能在"以妥協求和平"的絕路上走向慢性死亡——不是亡于F-35的導彈,而是潰于文明基因里的精神陽痿。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