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職場公開說話訓練營即將招滿,6月16日開營,還有最后兩個名額可用,詳見文末。
今天我們講點三國的人際關系,這也是正在寫作的新書的一部分。開拆:
諸葛亮被中國民間認為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
他能和劉備君臣相得,還能跟關羽、張飛這樣的豪杰文武合作,但有這么一位同事,是諸葛亮操碎了心,卻始終沒法說服、沒法收服、更沒法降服的。
我們經常說,“就算是塊石頭,也應該焐熱了”。
李嚴,就是那塊諸葛亮焐不熱的石頭。
在《諸葛亮集》當中,各種來往公文書信,關于李嚴的,情感最強烈,諸葛亮拼命稱贊、籠絡、推舉李嚴,卻讓李嚴一步步膨脹,走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最終諸葛亮使用了雷霆手段,把李嚴廢為庶人,但仍然保留了他兒子李豐的職務,諸葛亮死后,李嚴也憂憤哭泣而死。
這兩個人是最難相處的同事,也是最能懂得彼此的人。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李嚴是南陽人,原來是劉表的手下,李嚴是郡吏出身,有基層行政經驗。
明清的小吏,往往被認為是一種“賤業”,吏的兒子被歧視,甚至是不能參加科舉的。
咱們看《水滸傳》,宋江屢屢為自己小吏出身而覺得自慚形穢,見到盧員外、呼延將軍都要讓人家來做梁山的領導,這是明清的習俗。
東漢末年的吏不同,他們和官員之間,沒有那么堅固的壁壘。
一來郡吏要讀書認字,這在東漢這種還沒出現雕版印刷術的時代是很不容易的,紙和竹簡很貴,讀書需要手抄。
二來東漢的縣令隨從屬官人數沒有后世這么多,人也沒有分得那么精,許多小吏,都必須要有捕盜的能力。孫權的爸爸孫堅,就是縣吏出身,后來也成了一方軍閥。
劉表發現了李嚴的才干,就安排他在各縣擔任職務。
注意,這是一種鍛煉干部的方式,今天的很多干部也會交流到別的縣市去工作,讓他對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工作都有所了解。
李嚴在做秭歸縣令的時候,曹操南征,劉表病死,李嚴不愿意投降曹操,就向上游的劉璋投降。
李嚴當時是如何想的,沒有歷史記載,但是從李嚴后來所表現的一種功利主義角度來看,他不投降曹操,應該考慮不是忠于漢室、漢賊不兩立之類的政治角度,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劉璋的爸爸劉焉是荊州江夏人,李嚴是荊州南陽人,劉焉在李嚴的故鄉南陽當過太守。
劉焉劉璋父子在益州割據,帶進來了一批荊州干部進來掌權,和益州本地的干部和人才,就有了矛盾,李嚴這種鐵桿荊州人只要投奔了缺人、尤其缺自己人的劉璋,前途一片大好。
劉璋也是投桃報李,對李嚴這種積極投奔自己的荊州人才委以重任,安排他做了成都縣令。
別看秭歸是縣,成都也是縣,成都是大縣,而且是益州的政權中心,對劉璋來說這就是重用,只可惜,李嚴未必這么想。
秭歸在荊州和益州的交界處,天高皇帝遠,李嚴在這種地方過得舒服,成都雖然管的百姓、屬官更多,但直接就在主公和他家親戚的眼皮底下,想要奢侈腐化,難免就要掩人耳目。
劉璋對李嚴的重用,就這樣埋下了禍根。
幫手還是掣肘
劉備進軍益州的時候,李嚴被劉璋委任為護軍,出來攻打劉備,李嚴和參軍費觀關系很好,倆人一合計,就投降了劉備,劉備當場就委任他做了裨將軍。
等到攻陷了成都,劉備委任李嚴做了犍為太守。犍為是西漢開拓出來的郡,三百年來已經開發得不錯了,有鹽、鐵的生產,李嚴在這大修衙門,住得很舒服。
劉備甚至還讓李嚴和諸葛亮、法正、伊籍和劉巴一起起草蜀漢的刑律。
不得不說,劉備會用人,尤其會用李嚴這種出身下層的人。
劉備理解李嚴這種人,一圖一個富貴日子,所以要把他封出去做地方官,讓他作威作福,舒服自在,二他又一定要在政權核心參與一腳,保持自己的影響力。
在劉備的手下,李嚴一直在升官,他也確實不負眾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有萬人規模的暴動(劉備治理下,益州的負擔和痛苦直線上升)。那時候劉備在漢中前線和曹軍相持,李嚴沒讓劉備分心,調集本部五千人馬就把暴動鎮壓了下去,南方的少數民族作亂,也是李嚴輕松平定。
劉備越來越信任李嚴,任命他做了尚書令。
后來劉備病危,就李嚴叫到了永安行宮,和諸葛亮一起接受遺詔,“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諸葛亮回成都繼續辦公,讓李嚴盯著東邊的東吳。
劉備為什么這么做,千年以來一直有爭論,有人說,這是劉備提拔人才,李嚴確實能夠坐鎮一方,擔任一個方面軍的司令,他能幫得上諸葛亮;也有人說,這是給諸葛亮做掣肘,防止諸葛亮專權,把劉禪給廢了。
我傾向于前者,劉備是要給諸葛亮準備一個幫手的。咱們覺得諸葛亮神機妙算,那是后世開了上帝視角,經過了小說美化之后。
其實劉備一直認為他是蜀漢用兵第一人:
誰和周瑜聯手打贏了赤壁之戰?是我。
誰征服了荊南?是我。
誰打進了成都?是我。
誰拿下了漢中?是我。
劉備在外面攻城略地,諸葛亮在家里運籌帷幄,治理內政、運送物資。
現在自己要死了,蜀漢還有東吳這個方向的敵人,這就是劉備盡力在最后時刻提拔李嚴的關鍵,李嚴過去就是秭歸的縣令,他對蜀漢的東門,再熟悉不過了。
當然會有人覺得,劉備在分諸葛亮的權力,在搞制衡,但諸葛亮不能這么想,他優先要對劉備的做法,做最友善的解釋。
李嚴慫恿諸葛亮稱王
諸葛亮肯定也是明白劉備的心思,所以他盡量尊重李嚴,給他更多的裁量權,把他當做一個同事,而不是手下來看待。
諸葛亮曾經寫過一封信給投降了魏國的孟達,他提到李嚴的時候稱贊道:“部分如流,趨舍罔滯,正方性也。”
正方,是李嚴的字,用今天的話說,諸葛亮評價李嚴“安排工作效率極高,做決斷從來沒有耽擱的。”
劉備死后,李嚴改名為李平,不過為了統一稱呼,咱們還是稱他李嚴好了。
李嚴是個利欲熏心的人,為了提升,他很會討領導的歡心。比如李嚴提升為尚書令之前,在他管理的武陽縣發現過祥瑞黃龍,李嚴趕緊給劉備報祥瑞,勸他盡快當皇帝。還樹了一塊石碑記錄這個祥瑞。
劉備雖然沒有直接稱贊李嚴會作假,但后續提拔他做尚書令,可見劉備是非常受用的。
劉備死后,李嚴也跟諸葛亮來這一套。
他曾經勸諸葛亮說:“您的功勞大得很,應該加九錫、稱王。”
這話不懷好意。
大漢丞相,還加了九錫、稱王,這個人是曹操。
諸葛亮必須和曹操不一樣,才能維持政治上的正當性,如果他也這么干,那蜀漢就會很快崩壞,一代而亡了。
當然李嚴并不是故意坑諸葛亮,他的目標,還是為了讓諸葛亮給他更大的權力。
蜀漢雖然只有益州一個州,但是益州的土地非常廣闊,頂中原的好幾個州,所以李嚴的想法,就是多設立幾個郡,設立一個巴州,諸葛亮做益州牧,李嚴當巴州刺史、巴州牧,跟諸葛亮裂土互王——你王你的,我王我的。
和光復漢室相比,當土皇帝才是李嚴的夢想。
諸葛亮著力要哄的人
李嚴要跟諸葛亮裂土而治,諸葛亮的對策,就是拉李嚴一起北伐。
蜀漢和東吳和好之后,防備東面的壓力陡然小了很多。
東面除了吳國,就是和蜀漢暗暗有來往的孟達,所以沒有必要再讓李嚴在東邊屯駐重兵。
諸葛亮讓李嚴帶兵來支援自己,而且讓他安排糧草的運轉。
過去你在蜀漢是二把手,但在永安是一把手;你來了漢中,在蜀漢是二把手,在漢中,你就還是二把手了。
這種安排,對享受生活慣了的李嚴是重大打擊,而且李嚴有個大問題,他喜歡跟手下和同事鬧矛盾。
誰捧著他,他就跟誰稱兄道弟,哪怕人家比他年紀小二十歲也無所謂,誰要是不買他的賬,他就懷恨在心,楊洪被他逼得辭職,牙門將王沖,更是干脆投降了魏國,連蜀漢都不呆了。
不過諸葛亮還是盡量保證李嚴的利益,李嚴跟諸葛亮說:“聽說吳國的司馬懿和陳群都開府了,咱們是不是……”
開府,就是有自己的一套幕僚班子,開府就意味著一個獨立政治派系的出現。
曹魏家大業大,開府也就罷了,就蜀國這點人口、這點財富、這點人才,再讓李嚴開個府……
諸葛亮想了想,沒有答應李嚴開府,但把李嚴的兒子李豐委任為江州都督,也算給足了李嚴面子。
領導要哄著誰干活兒,那誰就離塌臺不遠了。
仁至義盡的一刻
李嚴的這些缺點,諸葛亮清清楚楚。
但是天底下當領導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出事先和泥,是非是次要的。
無論是楊洪還是王沖,如果找諸葛亮告李嚴的狀,諸葛亮也無非安慰一下:“李將軍很大(功勞上),你們忍一下。”
領導不會為一個下屬出頭,去得罪另外一個下屬;
更不會為了下屬的下屬,而輕易把自己的下屬干掉。
想要掀翻李嚴,必須有李嚴危害共同事業、危害蜀漢政權的證據。
這個證據還是來了。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進展順利,但突然李嚴就派了自己的參軍和督軍送來消息,說糧草供應不上了,讓諸葛亮趕緊撤軍。
諸葛亮退軍之后,要追究糧草不足的責任。李嚴卻大驚小怪:“糧草充足啊,我沒說不足,為什么你就回來了呢?”
今天的職場上,也有很多李嚴這樣的同事,說話前后不一,引誘別人失誤,出了事,他還跑出來做好人。
但是他惹錯人了。
諸葛亮所有的文書、文件,都有底稿,用今天時髦的話說,諸葛亮是留痕第一達人。
再把李嚴派來的兩個屬官叫來對質——李嚴在撒謊。
《三國演義》里,認為李嚴是跟諸葛亮爭權,怕諸葛亮成了大事。
可能有,但是更大的一種可能是——
李嚴已經徹底喪失了理想,也許他從來就沒有過,他一直就想著做一個富有、享樂的人,他不愿意蜀漢把錢糧花費在北伐上。
諸葛亮罷免李嚴的時候,和所有最重要的官員和將領進行了聯署:
要說清楚一件事,這不是我和李嚴的恩怨。
而是李嚴背叛了先帝和陛下的事業,我們共同的事業,一定是北伐中原。
這不是諸葛亮反應過度,這就是蜀漢的立國之基:
漢賊不兩立。
這個信念曾經讓劉備轉戰徐州、汝南、新野、荊州,最終打進成都,奪取漢中,成就帝業。
但在劉禪的時代,這個信念,作為蜀漢的立國之本,又成了蜀漢軍民沉重的負擔。
諸葛亮對李嚴一擼到底,但是對李嚴的兒子李豐,卻是溫言寬慰,勸他好好為朝廷效力,李豐最終擔任了朱提太守,也是蜀漢的干才。
李嚴在梓潼郡當老百姓,一直想著諸葛亮可能會有一天請他重新出山。
但是一直沒有來,他反而先等到了諸葛亮的死訊。
他放聲大哭起來:“啊,諸葛丞相死了,再也沒有人能夠重新起用我了!”
李嚴在憂憤中病死,和諸葛亮的死沒有差幾天。(這里應該沒有陰謀,大家不要噴)
諸葛亮有過很多政敵,這些對手當中,李嚴是最重要,也是最令人惋惜的一個。
倘若他能把自己的才干和勇氣用在國家的事上,樂意做諸葛亮的左右手,諸葛亮再多活十年的話,兩個人可能會培養出一批更優秀的人才,那蜀漢也許還能堅持更久,甚至在未來魏國出現叛亂的時候,有機會拿下重要的郡縣。
但是,李嚴沒有做到。
職場上會有這樣的人,才干有,但自己沒有理想,也不相信純人的理想,你就算把心掏給他,他也像一塊石頭——根本焐不熱。
所以對這種人,不要期待。
他要和我們分道揚鑣,我們就——
送~他~走!
p.s
諸葛亮在工作中、朝堂上,非常善于表態。
會表態的人,斗爭就會特別強。
不會表態也不要緊,改變的機會來了!
第五期熊太行《職場公開說話訓練營》即將開營。
熊師傅親自教授獨門的職場說話秘訣,從細節入手幫你提升與人溝通的氣場。
高強度的直播實訓,真實模擬職場沖突場景,每位學員都能參與其中,理論+實踐+熊師傅現場指導,學習效果翻倍!
6月16日正式開營!立即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