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約熱淚奴
一條舊聞,看完心頭一緊。
2024年,新京報報道,“5月27日,湖南郴州一公園刑案的死者家屬告訴記者,3名死者均是在散步時遇害。”
“20日晚,郴州蘇仙區一公園發生刑案,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死者包括1名中年女子和2名男子,其中2人是在一個涼亭處遇害。”
“警方曾向死者家屬證實,嫌疑人和3名死者均不認識。”
新聞就是如此簡潔。
不知道兇手身份,不知道他為何要在公園進行無差別殺人。
那幾個死者此前哪里會想到,自己只是散個步,卻被陌生人索了命。
最近 ,類似這樣的事件已經發生了好幾起。比如,云南某地發生兇案后,當地人拿著棍棒等護送孩子上下學;某地有人駕車沖撞路人,造成多人死傷。
這樣的案件的一大可怕處,就是沒有特定目標,隨機向陌生人下手。
古話講,冤有頭債有主。可是他們不,將仇恨傾瀉到與自己毫無交集的人身上。
我詛咒這樣的人下地獄。
向無辜者下手,殘忍而且扭曲——某種程度上比習慣于搞人肉炸彈的恐怖分子還要變態,人家好歹也還是有個廣義上的特定人群目標的,而這些向路人舉刀者,則是不問青紅皂白,逮誰殺誰。當然了,也不能說就沒有“特定”,他們的“特定”,就是跟自己一樣或者比自己更弱的普通人。
這樣的人,是真正的禽獸不如。
想起了歐金中——可能很多人還記得這個名字,因為與鄰居有糾紛,他怒而殺人,造成兩死三傷,最終自殺身亡。這樣一個殺人兇手,在網絡上卻獲得廣泛同情,除了此前他作為弱勢方多次投訴無門外,我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畢竟只是殺死了仇人,對仇家的孩童手下留情,沒有趕盡殺絕。
這殘存的憐憫與理智,使他成為兇手但沒有成為惡魔。
我開始隱隱有點擔心,隨著經濟的下行,以及各種事件交織,類似濫殺無辜的現象還可能增多——人群中,不知道誰會成為一顆炸彈突然爆炸。
需要追問的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殘忍又扭曲的人出現?這兇殘的野獸、這病態的懦夫,究竟是在什么樣的培養皿里形成的?
原因當然很復雜,但我認為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跟某些人宣揚的仇恨教育有隱秘的關聯。一些“愛國”大V習慣于制造某種宏大的概念,將“人”從宏大的概念中剝離。在這樣的氛圍的熏陶下,一些人的內心被某些抽象的口號占領,逐漸荒漠化。我們在網上經常會遭遇這種人,他們熱愛概念卻不愛身邊的“人”,僅僅因為理念不同,會對陌生人表現出莫名其妙的不知從哪來的敵意,動輒對他人喊打喊殺。
比如,那個叫蔡洋的人,既然能夠向陌生的日系車主舉起U形鎖,在某種極端情況下,會不會在不想活了的時候找他人墊背?
暴戾一旦進入體內,是隨時可能咆哮而出的。
還有那些為他人災難而拍手叫好的人,既然缺少了對他人命運的起碼的同理心,某一天,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之際向無辜者下手,也就不會太讓人感到驚訝。
目前,可能擔心民眾的承受力,涉及這類報道大多非常簡潔,惜墨如金。但我認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我倒覺得,有必要對這類濫殺無辜者進行樣本研究,對他們進行信息獲取及性格偏好畫像,分析他們的心理軌跡,從而因應減少社會戾氣的聚積。
總之,一個健康的社會,還是需要由愛來主導。我們要學會愛這個世界,愛人,愛美好的事物并且包容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事物,“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而宣揚仇恨者,誰也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遭遇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