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當戰斗民族大兵們帶著慶祝禮服進攻烏克蘭,以為幾天后就可以在基輔穿上禮服慶祝勝利。
包括他們在內,全世界都沒想到一場閃電戰,打成了3年的拉鋸持久戰。
對于烏克蘭,后方有北約幾十國源源不斷的支援,耗得起。
而對于俄羅斯,這個常被權威機構排名軍事第二的巨無霸,現在變得岌岌可危。
強人普大帝尚且只能如此,一旦后任改變策略,俄羅斯恐怕扛不住西方的軟硬拉攏。
從1380年莫斯科公國干敗蒙古人開始,到沙俄、蘇聯,再到現今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歷史就是通過戰爭搞地緣擴張的歷史,戰斗民族的稱號名副其實。
地緣擴張讓俄國吃到不少地利,彼得大帝時打敗瑞典奪得了波羅的海出???,兵臨大西洋。
1783年,沙俄將黑海最具價值的半島克里米亞納入囊中。蘇聯時期,克里米亞歸屬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后,克里米亞就順理成章劃歸烏克蘭了。
只是,俄羅斯不服,對這塊蛋糕一直覬覦在心。
多年醞釀之后,2014年,俄羅斯直接派兵空降克里米亞,強行奪取控制權,沒等烏克蘭反應過來,克里米亞已公投加入俄羅斯。
這直接加劇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決裂,導致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正在加入北約的路上。俄烏戰爭也因此爆發。
1860年,沙俄通過《尼布楚條約》等從清朝手里奪取了外東北,兵臨太平洋。這也讓我國的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從沿海省變成內陸省。
無數次地緣擴張,讓俄羅斯坐擁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成為橫亙在北方橫跨歐亞大陸的巨無霸。
而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就是北約東擴倒逼俄羅斯收縮的結果。
俄羅斯先發制人,本想以雷霆之勢迅速攻占烏克蘭,但遭遇阻力超出預期,結果大家也知道了,雙方硬是耗了3年直到現在。
前不久烏克蘭無人機偷襲俄方空軍基地還取得了重大戰果,這令俄羅斯倍加力不從心,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已不可能。
烏克蘭方面,背后有北約及歐盟國家支持,還有美國老大撐腰,戰備資源是耗得起的。
對俄羅斯而言,雖說戰備資源岌岌可危,但大國的臉面重要啊,不可能主動停戰的,除非在俄方取得土地上的重大占領勝利時。他們對土地的占有欲望勝過任何國家。
既然雙方都不會主動停下來,又打成了拉鋸戰,那就繼續打咯。
但這也是對俄羅斯最不利的,因為這是一場國力不對等的戰爭,俄方綜合國力碾壓烏方,但戰果卻出人意料,居然打成了平手,外界不得不重估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可以這么說,經此一戰,俄羅斯從一流軍事強國打成了二流國家,這暴露了俄軍的弱點。也讓世界看清的俄羅斯的真實實力,打得越久越不利。
唯一能撐起俄羅斯大國地位的也就只剩地庫里躺著的核彈了。
途徑1??:回到戰前平衡點:烏方撤回北約申請,俄方歸還占領土地,撤兵,雙方停戰
俄烏戰爭的原因是北約東擴,俄羅斯強占克里米亞致使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目前還沒完成法律程序,因此還有回旋的余地。如果烏克蘭撤回申請,俄羅斯將此前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歸還,然后邀請第三方大國進行調停。
只有雙方回到戰前的平衡點,才有停戰談判的可能。
戰前的真正平衡點就是克里米亞半島還在烏克蘭手中。
要想讓俄羅斯吐出占領的土地,可能性為零。
那就只能尋找新的利益平衡點。
途徑2??:達成戰后新平衡: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允許俄羅斯所占土地即所得,雙方停戰
雙方都要有所讓步,俄方不干擾烏克蘭入北約,烏方則將俄所占土地劃出去。
此外,雙方交界沿線各自劃出100公里緩沖區,今后一旦哪一方越過緩沖區出兵,意味著侵略對方,各自盟友可隨意進軍協助。
因為烏克蘭加入北約已成定局,俄打的越兇,烏克蘭脫離的越快。
當下俄羅斯又因為戰爭問題面臨人口危機、經濟危機、軍事危機,甚至會引發政治危機。還不如不等局勢惡化,做個讓步,給自己臺階下,也給別人臺階下。
否則,再這么打下去,等國力耗盡、人心耗盡,俄羅斯恐怕會面臨二次解體。
當然,如果俄羅斯解體了,對我國十分不利,北部需要一個還算強大的國家遏制北約東擴。與其等到解體后北約覆蓋過來,不如就現在讓北約止步于烏克蘭,形成相對穩定的界限。
兩害相權取其輕,達成戰后平衡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