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寧夏黃河農商銀行董事長兩年多后,今年63歲的張志旗突然被查。張志旗曾任黃河農商銀行行長,2015年出任該行第三任董事長,掌舵長達7年。湘財Plus注意到,黃河農商銀行首任董事長張包平多年前已被查,被判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先后擔任行長、董事長掌舵長達7年
據清廉寧夏6月13日消息,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湘財Plus注意到,張志旗系黃河農商銀行第三任董事長,曾掌舵7年,此次被查時已卸任兩年多。
△寧夏黃河農商銀行原董事長張志旗。
據黃河農商銀行披露的簡歷,張志旗1962年6月出生,曾在工商銀行工作,歷任工商銀行寧夏區分行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加入黃河農商銀行后,先后擔任副行長、行長等職務。2015年7月,原寧夏銀監局核準張志旗黃河農商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其自此接棒道月泓,開始執掌黃河農商銀行。
2022年8月,因職務調整原因,張志旗辭去黃河農商銀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職務。9月,該行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張志旗不再擔任董事長的議案,2023年1月臨時股東大會通過董事會換屆選舉方案,張志旗不再擔任該行董事。
黃河農商銀行僅對外披露了2018年及以后年度的年報,年報顯示,張志旗2018年至2021年稅前報酬為61.68萬元、61.68萬元、70.02萬元、70.02萬元。
張志旗卸任之前,黃河農商銀行營業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其中2021年、2022年同比分別下降25.33%、21.97%,凈利潤也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2019年同比下降7.03%,此后兩年增長率均在1%以下,直至2022年再次出現負增長,降幅達到20.12%。該行總資產在2018年也曾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3.56%,此后穩步增長,至2022年底達到699.85億元。
資產質量上,該行不良貸款率2017年曾達到2.17%,此后逐年壓降,至2020年降至1.14%,此后又抬頭,2021年、2022年分別為1.47%、1.70%。
張志旗卸任后,公開信息中并無其去向消息。
首任董事長多年前被查被判刑10年半
黃河農商銀行開業的批復文件顯示,張包平為該行首任董事長。
△寧夏黃河農商銀行首任董事長張包平。
張包平于2004年提名為寧夏農村信用社理事會理事、理事長,2011年調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2012年5月因病提前退休。張志旗接棒約一年后,張包平以寧夏自治區發改委原副主任的身份被查。
2017年3月,張包平被提起公訴,檢方指控其利用擔任寧夏區聯社理事長、黃河農商銀行董事長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索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630萬元、美元15萬元、價值14.7萬元江詩丹頓牌手表一塊、價值1.35萬元的50克金條一根,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罰金120萬元。張包平不服,提出上訴,二審認定其100萬元系索賄,應予從重處罰,維持原判。
△寧夏黃河農商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黃河農商銀行成立于2008年12月,由原自治區聯社和銀川市聯社合并組建,是全國首家省級聯社改革試點單位。改制后,黃河農商銀行先后向轄區19家縣市機構投資入股,以資本為紐帶,選派管理人員擔任縣市機構董事參與管理,同時承繼原區聯社管理、指導、服務、協調的部分職能,為縣市農商行提供人員培訓、科技服務、產品支持、資金調劑等,縣市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擔風險。
截至2024年末,黃河農商銀行資產總額757.5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53億元,同比增長3.73%,實現凈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0.55%,不良貸款余額6.32億元,不良貸款率1.62%,較上年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70.81%,較上年末提升20.32個百分點。
撰文/湘財Plus
統籌/新湘財
*重要說明:湘財Plus所有文章引述的數據或信息均來源于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報告、臨時公告、官方發布及媒體報道等公開渠道,并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經得起驗證,信息經得起查證。如存在可能的錯漏,請給我們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