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六月的NBA選秀窗口,楊瀚森和亞特蘭大老鷹之間的8小時試訓,把一樁38年前的“未完佳話又拉回了球迷視線,山東青島的籃球故事,好像又要翻出新篇章,外人可能覺得這只是普通的海外球員試訓流程,可內行都明白,8小時試訓加上兩輪面試——這規格,已經不是走個過場,明擺著就是對楊瀚森動了真心思,老鷹隊的中鋒線問題,難道真要靠一個青島小伙來解?
先說說這輪操作,楊瀚森背靠背試訓,前腳還在凱爾特人訓練,轉身就趕到亞特蘭大,早上7點出門,下午4點才回酒店,單這份時間表,已經夠NBA級別“打工人范兒了,球迷愛調侃NBA試訓像找工作,楊瀚森這趟簡直就是投簡歷、筆試、面試連軸轉,而且,老鷹隊這次連面都面了兩輪,持續一個多小時,主教練、管理層全員到場,別說是普通工作面試,連進投行都沒這陣仗,球迷看著都覺得,這怎么也不像是敷衍的意思。
可問題來了,老鷹隊為啥盯上楊瀚森?說白了,現階段的老鷹,內線陣容真有點捉襟見肘,現有中鋒不是身高不夠、就是類型雷同——“吃餅型藍領一抓一把,碰上強隊內線,直接被對方生吃,想爭個季后賽名額都難,楊瀚森這類型,恰好是老鷹急缺的技術型高個,能護框、能策應、還能拉開空間,這種人一旦適應NBA節奏,絕對是稀缺貨,難怪老鷹高層要反復面試,生怕錯過“白菜價撿鉆石的機會。
說到這里,繞不過那個38年前的名字——宋濤,1987年,宋濤憑世錦賽一戰成名,被老鷹隊看中,簽約在即,卻臨門一腳,傷病反復,無緣NBA舞臺,青島球迷到現在還在唏噓這段遺憾,誰想到,38年后,又是青島出品,又是老鷹隊邀約,歷史像是開了個玩笑,輪回一般把話題拉回原點,楊瀚森要是真能圓夢,青島和亞特蘭大的這根“籃球紅線,總算能接上。
當然,現實沒那么簡單,試訓歸試訓,選秀大會還得等,老鷹手握13號和22號簽,怎么看都具備操作空間,問題是,NBA今年的內線市場不算冷清,獨行俠、魔術、步行者、籃網等隊都在內線補強名單里,尤其獨行俠今年直接握著狀元簽,誰敢保證他們不上來就“截胡,楊瀚森的行情水漲船高,老鷹這邊再心動,也得防著被人家先下手,試訓是好信號,但選秀就是“搶菜市場,容不得半點猶豫。
說回楊瀚森本人,這波試訓八家公司,簡直是“打工皇帝既視感,開拓者、爵士、太陽、雄鹿、魔術、步行者、籃網、凱爾特人全都走了一圈,NBA老板們也得琢磨,這貨到底是“內線硬通貨,還是“鍍金營銷,楊瀚森不是沒有短板,NBA級別的對抗、身體素質都還要適應,但比起現在一票“藍領糙漢,他的球商和技術含量,算得上是“小眾精品,老鷹要是敢用22號簽拿下,短期內解決內線問題,長期還有溢價空間,怎么想都不虧。
討論歸討論,現實里,楊瀚森能不能續上38年前的緣,還得看選秀大會那天的臨場變數,球迷嘴上說“一切隨緣,但真到選秀夜,還是要“點贊回懟,誰不想自家球員沖上NBA,成下一個姚明?但球市殘酷,講情懷沒用,拼的還是實力和適應能力,楊瀚森要想在老鷹立足,試訓只是開始,后面真正的硬仗還在后頭,畢竟NBA是商業聯盟,沒人會為了續前緣放水,只有真刀真槍打出來,才能讓青島和亞特蘭大的故事寫進正史。
最后多說一句,這波操作其實也給國內球員提了個醒,別光盯著天賦和背景,能不能在NBA生存,拼的是抗壓、適應和持續進步,楊瀚森這一路試訓,走的是“卷王路線,別管最后花落誰家,這種態度和韌勁,值得國內年輕球員點贊,38年前的遺憾,或許會在今年被改寫,但新故事終歸還是靠自己闖出來的,球迷們不妨等等看,看青島和老鷹這樁“籃球姻緣,能不能真的修成正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