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全國田徑大獎賽第四站的最后一天,既沒有大風大浪,也沒有絕對的超級紀錄,但戲劇性不減,場上幾位主角各有故事,王春雨在800米上險勝,陳圓將逆風斷層拿下110米欄,場面沒有熱血到炸裂,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跑道上把狀態拉滿,這種真實其實比一味喊爽來得更有勁道
先說王春雨,這名字熟得不能再熟,曾是中國女子中距離的天花板,30歲的年紀已經過了最頂峰,說句實話,2分11秒04這個成績和她巔峰時期差得有點遠,東京奧運會1分57秒整,那可是亞洲級別的存在,放眼當下,亞洲錦標賽的吳洪嬌已經能跑進2分大關,按理說,這次國內大獎賽的2分11秒放國際舞臺根本排不上號,但問題來了,王春雨現在是安徽師范大學的副教授,工作重心轉到教學,訓練時間被硬生生壓縮,身兼數職還能站上領獎臺,這就不是“擺爛式養老,而是硬核實力和責任心的混合體
比賽過程也夠揪心,800米決賽三位選手成績全在2分11秒線上,王春雨只贏了0.13秒,像極了最后幾米“抓線的經典鏡頭,銀銅牌的差距用千分表都要仔細看,賽后不少網友也在對噴,有人覺得“王春雨該讓位了,有人直接點贊回懟,“你30歲還在國家隊拿牌試試,這場面就像老將與新銳的周期性輪換,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實,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光環就自動讓路,誰能頂住壓力誰就是主角
陳圓將的表現則是另一種風格,110米欄預賽自己刷出13秒28的個人新高,決賽遇到逆風,13秒35還是斷層領先,贏得有點“沒朋友,對手跟不上節奏只能看他一騎絕塵,這種狀態下其實不容易,成績沒能繼續突破,八連增被終結,但也沒什么人能挑毛病,畢竟逆風直接拉低水平,能穩住已經很頂了,賽后有觀眾調侃“風大都能吹掉一塊金牌,但陳圓將一臉平靜,這種心理素質也是硬實力
再說女子100米欄,河南的陳佳敏13秒30拿金,夏思凝13秒38,千分之一的差距拿了銅,這種級別的對抗,哪怕毫秒都決定命運,賽場外大家都看得明白,這不是隨便拼一拼就有結果,背后是無數次起欄、落地、沖刺的枯燥積累,田徑比賽總是這樣,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場上拼到最后還是靠底子和現場的應變
其實,這幾場比賽看下來,最大的感慨是國產田徑的現實感,既有頂流老將還在“帶帶新人,也有新星不斷頂上來,成績沒法年年突破天花板,但穩定輸出才是主基調,王春雨的2分11秒不是歷史級別,但放到她的年齡和現狀,已經是極限發揮,陳圓將的13秒35逆風成績,放在亞洲同樣有競爭力,別說什么“擺爛,人家只是選擇了更有性價比的“穩,這和外界總愛期待奇跡的情緒其實是有落差的
當然,田徑圈也不是沒有槽點,尤其是女子800米這種項目,后繼有人但厚度還差點,國內成績和國際大賽差距明顯,網上也有不少人質疑“為什么老一代還要拼,但仔細想想,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實,沒人能保證一直青春不老,老將的堅守本身就是對年輕人的最好激勵,等新一代真正頂上來,才會有更健康的競爭循環
從現場氛圍來說,蚌埠這站雖然不是最熱鬧、觀眾不多,但比賽氣氛不低,很多小細節也挺有意思,比如王春雨最后沖線那一瞬的表情,既有釋然也有一絲疲憊,像極了大多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后的松口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賽道上“內卷,不是都能成神,但只要還在跑,就值得點贊
說到底,田徑不是一錘子買賣,誰能撐得住誰就能留下痕跡,王春雨和陳圓將這兩種風格,其實都很中國式,既有老將的經驗,也有新人的沖勁,這才是國產田徑的真實寫照,成績不是唯一標準,態度和堅持同樣重要,未來會不會有新紀錄,有沒有下一個“王春雨,沒人說得準,但只要大家還愿意上場,就不怕沒人接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