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5日,根據一份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決策臺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55%的18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不認同特朗普處理總統職務的方式,而45%的人表示贊成,這一數字與NBC在4月份進行的一份民意調查結果相似。
根據民調結果,美國人對特朗普處理幾個問題的方式給予了負面評價:有60%的受訪者反對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處理方式,有61%的美國人反對特朗普在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問題上的處理方式,有56%的美國人反對特朗普處理高校相關問題的方式。此外,有51%的受訪美國人贊同特朗普對邊境安全和移民問題的處理方式。
西方選舉政治下的民調這東西,說它準吧,有時候能差出十萬八千里,說它不準吧,偏偏又能反映點啥。民調的參考價值得綜合來看,只看少數幾家,誤差就可能大到沒譜。
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到四成出頭,超半數美國人不買賬,這數字看著嚇人,但民調不是算命,它更像是一張快照,拍的是某個時間點老百姓的情緒。
這份調查說特朗普支持率掉到41%,比2月份少了4個百分點。路透社的民調更狠,82%的人覺得總統不能凌駕法律,連共和黨內部都有近七成這么想。這些數字聽著挺唬人,但關鍵得看問的是誰,怎么問的。
有些民調喜歡逮著固定人群問,比如只打電話給家里有座機的,那結果肯定偏老年化。
還有些是網上自愿填的,年輕人多,特朗普的支持率可能就被低估了。民調不是鐵板釘釘的預言,它受樣本、時機、問法影響太大。
2016年大選前,希拉里的民調領先好幾個點,結果呢?特朗普贏了。2020年拜登的民調在賓州也被高估了4個百分點。所以光看數字高低,容易掉坑里。
美國老百姓對特朗普的不滿,主要集中在經濟上。六成人覺得他搞不定通脹,七成認為他加關稅會讓物價飛漲。
超市里的牛肉貴了三成,手機電腦也跟著漲價,普通家庭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摩根大通甚至預測,要是特朗普繼續加關稅,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能漲到四成。這些抱怨不是空穴來風,老百姓的錢包最誠實。
但民調也有它的局限性。有些人嘴上說不支持,投票時卻可能變卦。
在美國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被民調的人就可能不敢說真話,表面上說我很開放,我喜歡黑人朋友,我支持女人當總統等等,但是背地里投特朗普。
再比如好萊塢有些明星,一家子MAGA,怎么表態?還混不混娛樂圈了,但實際投票又沒人管你。
特朗普的鐵桿粉絲,尤其是白人男性、農村選民,對他的忠誠度很高,這幫人嗓門大,投票積極,民調未必能完全捕捉到他們的能量。
而且,特朗普的風格就是越被罵越來勁,民調低反而可能刺激他的基本盤更團結。
民調的實際影響,更多是在心理戰層面。支持率低了,反對派就敢放開手腳搞事情。
美西方選舉政治這玩意兒,風向一變,墻倒眾人推。民調就像風向標,讓政客們知道什么時候該出手,什么時候該縮頭。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民調最大的作用是制造氛圍。
看到那么多人不滿意,原本猶豫的選民可能更堅定地反對特朗普。反過來,他的支持者也可能因為民調偏負面,覺得主流媒體又在黑他,反而更死忠。
這種兩極分化,正是美國政治現在的痼疾。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58%的美國人覺得民主可能要完蛋,53%的人認為政治分裂會越來越嚴重。民調既是這種分裂的反映,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它。
說到底,民調的價值不在于它準不準,而在于它怎么被利用。數字會說謊,但生活不會。民調再熱鬧,也比不上居家過日子的真實分量。
政客拿它當武器,媒體拿它當流量,老百姓拿它當談資。但真正決定國家走向的,還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物價漲不漲,工作好不好找,這些比任何民調都更有說服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