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富管理領域,風向的轉變往往比市場波動本身更值得玩味。過去,衡量財富管理成功的標尺,可能是一串亮眼的收益率數字或一次精準的投資踩點。
然而,當我們深入觀察當下私人銀行客戶的行為與訴求時,一個清晰的趨勢浮現出來:
財富擁有者們正在從追求冰冷的數字增長,轉向尋求有溫度的、全方位的“體驗感”滿足。 這種體驗感,具體聚焦在三個相互關聯又層次分明的維度——個人盈利的確定性體驗、家庭財富的保全與傳承體驗、以及企業發展的資源整合體驗。
01 個人盈利體驗感:要安心,也要未來
“過去兩年客戶最大的轉變,是從收益最大化轉向風險最小化”,一位國有大行資深私行客戶經理如此描述市場變化。這種轉變直接反映在資產配置上:高凈值人群將近六成境內資產配置在現金及固收類產品中,形成以防御為主的資產堡壘。
招行《2023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揭示,高凈值人群在個人金融需求中,安全穩健產品接入的提及率高達58%,遠超其他需求。
這一數據背后,是經濟波動帶來的心態變化——近九成客戶選擇維持適中或較低風險偏好,為歷年調研中最為保守的時期。
一位資深私人銀行客戶經理的感慨道,現在客戶最常問的不是“能賺多少”,而是“能不能穩穩地拿到”。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疊加市場波動,讓“安全感”前所未有地成為個人財富管理的首要訴求。
這份安全感,并非意味著徹底躺平。它體現為對“確定性盈利體驗” 的渴望。客戶們不再滿足于紙面富貴或短期爆發的快感,他們更看重財富增長的可預期性、穩定性和低波動性。他們希望晚上能睡得安穩,知道自己的財富在穩步前行,而非大起大落。
這種需求直接反映在資產配置的底層邏輯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私行客戶傾向于構建一個以穩健為基石的資產堡壘。現金管理類、固定收益類產品成為組合的壓艙石,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和抵御波動的緩沖。
但這并非終點,而是在此基礎上,尋求“穩中求進” 的機會。他們對新興市場、另類投資(如REITs)、甚至結構性產品也保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風險可控,且能清晰地理解其在整個組合中的作用——是為了增強收益,還是分散風險?
私人銀行服務的挑戰在于,如何真正理解客戶對“盈利體驗感”的個性化定義。這遠不止于推薦幾個穩健產品,而是需要深度溝通,精準把握其風險承受能力、收益預期和流動性需求,并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透明的信息披露和持續的風險管理,讓客戶清晰地感知到財富在既定軌道上穩健增值的過程。這份“安心感”和“掌控感”,才是個人盈利體驗感的核心。
02 家庭財富保全體驗感:守護當下,傳承未來
財富的意義,對于高凈值人群而言,早已超越了個人消費和享受。它承載著對家庭的責任、對后代的期許,以及對自身和家族長遠福祉的規劃。因此,“家庭財富保全體驗感”成為私行客戶心中另一塊沉甸甸的基石。這包含了三個緊密交織的核心訴求:
當下的“安全墊”與“避風港”:首要的是確保家庭財富的安全與完整,抵御潛在的風險(如債務、婚姻變動、意外事件等)。這要求私行提供專業的法律架構設計(如保險、家族信托、協議安排等),構筑堅固的財富防火墻,讓客戶感受到家庭根基的穩固。
跨代際的“無縫傳遞”:財富傳承從“身后事”變成了“進行時”。客戶不僅關心“傳什么”(資產),更關心“怎么傳”(方式、時機)和“傳給誰”(后代的能力與意愿)。體驗感體現在傳承過程的順暢性、定制化和對未來清晰的愿景上。家族信托因其靈活性、風險隔離和長期規劃功能,成為實現這一體驗感的關鍵工具。客戶希望看到的是一個量身定制、能夠體現家族意志、并有效保障后代福祉的傳承方案,而非冰冷的法律文件。
全生命周期的“品質保障”:這尤其體現在養老規劃和健康管理上。高凈值人群對高品質的養老生活(如高端養老社區)和頂級的醫療健康資源有著強烈需求。體驗感在于私行能否提供一站式、可信賴的資源對接和解決方案,讓他們確信自己和家人未來的生活品質能得到充分保障,無后顧之憂。保險金信托等創新工具的興起,正是為了滿足這種將財富保障與健康養老服務緊密結合的體驗需求。
簡言之,家庭財富保全的體驗感,是讓客戶真切地感受到:財富不僅是數字,更是守護家人安康、實現家族夢想、確保未來品質生活的可靠工具和溫暖保障。
03 企業資源整合體驗感:超越財務,賦能發展
對于企業家或企業高管這類核心私行客戶而言,其個人財富與企業經營深度綁定、休戚相關。因此,他們對私行的期待,早已超越了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延伸到了企業發展的維度——即“企業資源整合體驗感”。
這種體驗感的核心在于:私行能否成為助力其企業發展的“戰略外腦”和“資源連接器”。客戶面臨的企業痛點復雜多元:
融資瓶頸:如何在復雜環境下獲取低成本、高效率的資金?
并購擴張:如何識別機會、設計交易結構、進行風險管控?
股權規劃:如何優化股權結構,平衡控制權、激勵與傳承?
跨境布局:如何應對復雜的國際規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有效配置?
經營提升:如何引入先進管理理念、技術或市場渠道?
傳統的、僅關注個人理財的私行服務,對此往往力有不逮。客戶需要的是真正懂企業、懂產業、懂資本運作的專業團隊。他們渴望私行能夠整合內外部資源(如投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家、政府關系、甚至潛在的商業伙伴),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體驗感就體現在: 當客戶遇到企業發展難題時,私行不僅是一個傾聽者,更能迅速調動專業力量,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資源對接,幫助其突破瓶頸、抓住機遇、提升企業價值。這要求私行團隊具備跨界能力,深刻理解客戶的行業特性和企業生命周期階段,并能以“企業家辦公室”(EOP)的思維模式提供服務。例如,幫助客戶設計非上市公司股權信托實現控制權平穩過渡,或者為其跨境并購提供綜合的融資、法務和稅務方案。
04 私行服務的進化:從“賣產品”到“造體驗”
客戶核心關切的轉變,倒逼私人銀行服務模式進行深刻變革。過去以產品銷售為主導的模式,在“體驗感”時代已顯乏力。未來的贏家,必然是那些能夠:
深度洞察,精準畫像:真正理解每位客戶在個人、家庭、企業三個維度上的獨特需求和痛點,而非千人一面的標準化服務。
專業整合,跨界協同:構建強大的“1+1+N”服務體系,內部打破條線壁壘(零售、對公、投行聯動),外部廣泛連接生態伙伴,形成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科技賦能,體驗升級: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服務效率(如線上化配置、智能投顧輔助),同時確保關鍵環節(如傳承規劃、企業咨詢)保持人性化的深度溝通和定制化服務,讓交互更便捷、更友好、更貼心。
價值升華,責任共擔:關注客戶的“財富向善”需求(如慈善信托、ESG投資),幫助其在實現財富價值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獲得更深層次的成就感和意義感體驗。
結語:體驗感——財富管理的新價值錨點
當下私人銀行客戶的三大核心關切——個人盈利的確定性體驗、家庭財富的保全傳承體驗、企業發展的資源整合體驗——清晰地勾勒出財富管理的新圖景。財富的意義,正從冰冷的數字累積,轉向溫暖的、多維度的價值實現和生活保障。客戶購買的,不再僅僅是金融產品,更是一份安心、一種保障、一個助力夢想實現的綜合解決方案和由此帶來的美好體驗。
對私人銀行而言,這既是巨大的挑戰,也蘊藏著服務升級和價值重塑的絕佳機遇。誰能真正圍繞“體驗感”構建核心競爭力,深度滿足客戶在個人、家庭、企業乃至社會責任層面的綜合需求,誰就能在未來的財富管理版圖中贏得更為穩固和長久的一席之地。畢竟,在這個時代,守護和提升客戶的“財富體驗感”,就是守護財富管理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同時不構成對所述產品及服務的出價、征價、要約或要約邀請,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工具或者達成任何合作的推薦,亦不構成財務、法律、稅務、投資建議、投資咨詢意見或其他意見。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公眾號涉及的信息和內容或者據此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損失,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