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普領域迎來創新破冰之舉——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憑借雄厚實力,在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崇州館)運營權競標中力拔頭籌,成為唯一運營方。這不僅點亮了該館發展的高光時刻,更標志著民營機構深度參與國有科普場館運維的全新模式正式啟航。
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這座自2015年12月開館以來深耕西南科普沃土的民營機構,憑借深厚的專業積累脫穎而出。作為省、市、區三級科普基地及重要的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其近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珍藏著千余件通過獨特生物塑化技術制成的動物及人體標本。館內精心設計的解剖學動線,為公眾提供了觀察生命、探索自然的獨特窗口。其卓越品質享譽業內,巡展曾獲《紐約時報》“紐約值得參觀的十大文化項目”殊榮,創始人隋鴻錦教授領銜編著的《生命奧秘叢書》更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普類)。
此次中標的崇州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坐落于崇州市街子古鎮,占地8.3畝,建筑面積2690平方米,其功能意義遠非普通展館可比。基地精心規劃序廳、4D影院及地震模擬體驗區等核心板塊,集成28項功能各異的內容模塊。它不僅是地震知識普及的窗口,更是公眾應急避險能力的實景訓練場,通過沉浸式體驗與科學化訓練,切實肩負起提升社會整體災害抵御能力的核心使命,尤其為青少年筑牢生命安全的知識防線。面對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科普需求,引入專業民營機構運營國有場館成為創新之舉。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依托其在科普領域的專業優勢、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創新活力,最終在競爭中勝出。
此次民營機構深度參與國有科普場館運維模式,其中有三個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教育創新更靈活。民營機構貼近市場與公眾,能提供更生動、多樣的科普體驗。博物館擁有50余門成熟研學課程,未來有望將其與防震減災主題融合,開發如“地震與生命科學探秘”等跨學科課程,結合標本、實驗、模擬體驗等形式,讓青少年在趣味中掌握防災知識。
其次,運營提效控成本。市場化運作模式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優勢明顯。可運用現代化管理理念和技術(如科學績效管理、智能設備監測系統),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設施維護水平,從而顯著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第三,產業帶動促發展。此舉有望吸引社會資本關注科普產業。博物館的成功中標,可能帶動文創開發、教育服務等上下游企業合作,形成科普產業集群,進而激活周邊旅游、文化等產業,為區域經濟增添新活力。
展望未來,民營機構運營國有場館也面臨確保科普內容科學性、平衡社會與經濟效益等挑戰。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表示,在政府的有效監管與支持下,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將在崇州館的運營中銳意創新,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路徑。這不僅將使防震減災知識惠及更廣泛民眾,更將推動我國科普事業邁向更高水平,開啟科普惠民的新征程。
(責任編輯/陳旭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