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這事兒,估計不少人都被折騰過——買根數據線,包裝上寫著“高速傳輸”,插上電腦發現慢得像蝸牛;想買個支持快充的充電器,結果接口名字五花八門,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這下好了,PC行業“老大哥”微軟看不下去了,直接甩出三板斧,要給USB接口來場“大掃除”。
說起USB接口的命名史,簡直能寫本《混亂編年史》。早年USB1.0、2.0時代還算老實,到了3.0突然開始“疊buff”:USB 3.1 Gen1、Gen2,USB 3.2 Gen1×1、Gen2×2……這些數字符號組合,普通用戶看了直接懵圈。更離譜的是USB4,傳輸速度、充電功率、視頻輸出功能全攪在一起,有的廠商偷偷閹割功能,有的玩文字游戲,消費者想買個靠譜的接口,比解數學題還費勁。
微軟這次為啥突然“多管閑事”?說白了,USB接口太亂已經影響到整個PC生態了。
作為Windows系統的掌門人,微軟手里攥著廠商的“命門”——想裝Windows11?先過WHCP認證這關!這次微軟直接放話:所有申請硬件兼容性認證的OEM廠商,必須把USB接口的速率、功率、功能明明白白標出來,什么“Gen2×2”這種火星文,統統不許用!
具體怎么整頓?微軟祭出三大招。第一招“USB-C接口限定”,以后想通過認證的電腦,USB-C口必須支持最新標準,速度、充電、視頻輸出功能全得寫清楚,再也不能藏著掖著。第二招“WHCP認證門檻”,廠商敢在接口參數上玩貓膩,直接取消認證資格,Windows系統都別想裝。第三招“硬件兼容性清單”,微軟會列出符合標準的接口型號,消費者買電腦時照著清單選,再也不怕被忽悠。
這波操作對誰最有利?當然是普通用戶。以后買電腦不用再當“接口偵探”,看一眼標簽就知道這USB口能跑多快、充多快,視頻輸出支不支持4K。廠商和外設企業也得跟著規范走,雖然短期可能增加點成本,但長期看,接口標準統一了,配件通用性更強,用戶滿意度上去了,市場反而能做大。
不過也有人嘀咕:微軟這手伸得是不是太長了?但仔細想想,PC行業早就該有個“話事人”來立規矩了。
USB接口混亂這么多年,廠商各自為戰,最后吃虧的還是消費者。現在微軟站出來當“清潔工”,雖說動了某些人的奶酪,但對整個行業絕對是件大好事。要是手機、平板領域也能跟進,統一接口標準,那咱們以后買數碼產品,可就省心太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