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蔭濃遮小院,清溪水淺映柴扉。
閑翻古卷茶煙細,醉倚藤床日影微。
數點游云浮碧落,一聲啼鳥隔簾闈。
此中真意何須問,且任時光緩緩歸。
此詩以夏日閑居生活為脈絡,將自然景致與人文意趣交織,描繪了一幅從物境到心境的悠然圖景。
全詩以“夏蔭”為背景,借庭院清幽、日常瑣細與剎那感悟,傳遞出對平凡生活的細膩體察,最終落腳于時光緩歸的安然。
首聯:綠樹蔭濃遮小院,清溪水淺映柴扉
開篇以“綠樹蔭濃”勾畫夏日庭院之景,枝葉繁茂遮蔽小院,暗含盛夏的生機與蔭涼。
“清溪水淺”轉寫院外溪流,水波澄澈倒映柴門,將視覺由濃蔭延伸至更開闊的自然空間。
一“遮”一“映”,一動一靜,既勾勒出居所的幽靜,又暗含與外界的微妙聯結,為全詩奠定清幽閑適的基調。
頷聯:閑翻古卷茶煙細,醉倚藤床日影微
此聯聚焦日常起居。
“閑翻古卷”對“醉倚藤床”,一動一臥,展現午后慵懶時光;“茶煙細”對“日影微”,一嗅覺一視覺,烘托出靜謐氛圍。
“古卷”與“藤床”的意象選擇,暗含對傳統文人生活的追慕,而“閑”“醉”二字則消解了刻意為文的雅趣,轉為更貼近本真的生活狀態。
一“細”一“微”,將茶香與光影的流動化為可感的詩意細節。
頸聯:數點游云浮碧落,一聲啼鳥隔簾闈
由室內轉向室外天地。
“數點游云”寫天空之景,云朵悠然漂浮于碧空,暗含心境的空明;“一聲啼鳥”錄自然之聲,鳥鳴清越穿透簾幕,更添生靈之趣。
一“浮”一“啼”,一靜一動,將宏觀天地與微觀聲響收束于詩句之中,既擴展了詩歌的空間感,又以聲襯靜,深化了閑居的孤寂之美。
尾聯:此中真意何須問,且任時光緩緩歸
結尾以生活化的感悟收束全篇。
“此中真意”并非玄妙的哲理,而是對當下閑適狀態的珍惜——不必追問生活的意義,只需在樹蔭下翻一卷舊書,看溪水倒映柴門,聽鳥鳴穿透簾幕,讓時光如溪水般自然流淌。
此聯將前文所有的景致、動作、聲響收束于“時光緩緩歸”的體悟,點明閑適即生活的本真,呼應了首聯“夏蔭”的庇護之意,暗含“心靜自得清涼”的樸素智慧。
全詩以夏日閑居為引,通過意象的層層渲染與動作的細致描摹,將瑣碎日常升華為詩意的棲居。
從綠樹清溪到藤床古卷,從游云啼鳥到時光緩歸,每一細節皆成生活的注腳;而“真意何須問”的體悟,最終凝練為“緩緩歸”的釋然。
詩中未言高深哲理,卻以閑適為筆,在夏日的一方庭院中,寫下了對生活最真摯的禮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