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芽凝露春山曉,玉釜浮煙月窟遙。
素盞輕拈龍腦潤,紫砂慢轉蟹睛嬌。
三巡氣爽神襟暢,半榻云閑意骨消。
莫道塵寰無凈土,且將清味滌心潮。
此詩以夏日烹茶為脈絡,將茶事細節與心靈感悟交織,描繪了一幅從物境到心境的升華圖景。
全詩以茶為媒,借夏日清景與烹茶儀式,隱喻出塵寰中尋覓凈土的哲理,最終落腳于茶味滌心的禪意。
首聯:翠芽凝露春山曉,玉釜浮煙月窟遙
開篇以“翠芽凝露”勾畫茶之鮮嫩,露珠綴于綠葉,暗含清晨山間的生機。
而“春山曉”卻置于夏日語境中,形成時空的微妙錯位,似喻茶中蘊藏的四季輪回。
“玉釜浮煙”轉寫烹茶之態,玉制茶釜升起裊裊輕煙,如月窟(仙人居所)飄來的云霧,將日常茶事賦予仙氣,為全詩奠定清幽超逸的基調。
頷聯:素盞輕拈龍腦潤,紫砂慢轉蟹睛嬌
此聯聚焦茶具與手法。
“素盞”對“紫砂”,一白一紫,色彩素雅;“輕拈”對“慢轉”,動作細膩,凸顯烹茶時的專注與儀式感。
“龍腦潤”指茶餅在盞中舒展,暗含茶香漸溢;“蟹睛嬌”以蟹眼狀的水泡喻煮水火候,既見觀察之精微,又添生動意趣。
一“潤”一“嬌”,將無形的茶香與有形的水泡化為可感的審美對象。
頸聯:三巡氣爽神襟暢,半榻云閑意骨消
由茶事轉入品茗感受。
“三巡”指茶過三盞,茶氣漸通經絡,令人“氣爽神襟暢”,身體與精神皆得舒展;“半榻”則描繪倚榻品茶的閑適姿態,“云閑意骨消”以云卷云舒喻心境空明,肉身與意念皆隨茶香飄散。
一“暢”一“消”,將品茶的生理體驗升華為心靈的超然狀態。
尾聯:莫道塵寰無凈土,且將清味滌心潮
結尾陡轉哲思。
“塵寰無凈土”直指現實紛擾,而“清味滌心潮”則以茶味喻指內心的澄明之力——不必外求凈土,只需一盞清茶,便可滌蕩心中塵埃。
此聯將前文所有的茶事細節、品茗感受收束于“滌心”二字,點明茶道即心道,呼應了首聯“月窟遙”的仙境意象,卻將歸宿落回塵世,暗含“心遠地自偏”的禪理。
全詩以夏日烹茶為引,通過意象的層層渲染與動作的細致描摹,將茶事從物質層面提升至精神修行。
從翠芽凝露到玉釜浮煙,從素盞輕拈到紫砂慢轉,茶事中的每一細節皆成修行的注腳;而三巡氣爽、半榻云閑的體悟,最終凝練為“滌心潮”的頓悟。
詩中未言禪道,卻以茶味通禪意,使夏日的一盞清茗,成為照見本心的明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