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肇慶的如畫勝景,星湖的靈秀風光,激發了人們豐富的創作熱情。多少名家學者以筆成文、以文敘事、以事述懷、以懷寄情,成就了無數文學藝術佳作。“山水之間有清契,林亭以外無世情。”讓我們一起在山水中閱讀,在詩文里徜徉……
厚積薄發的肇慶,
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推進產業強市的建設,
展示出欣欣向榮的氣象。
一曲源于肺腑的贊歌,
隨即從張放的心中涌起……
《東進序曲》
放歌
西江水總在向東流。那些裹挾著鼎湖山云氣的波浪,穿過羚羊峽的褶皺,最終匯入珠江的動脈。而此刻,站在大旺高新區的高處,我忽然聽見另一種潮聲一一金屬與水泥澆筑的潮聲,正沿著廣佛肇的黃金軸線,涌向珠江口的尉藍。
△西江。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二十年前的大旺還躺在魚塘和稻田的褶皺里,直到第一臺挖掘機的齒痕咬碎黃土地,沉睡的基因被激活成工業密碼。如今,小鵬汽車的流水線正爭分奪秒地分娩銀色的閃電,寧德時代的電池森林里,鋰電子在納米級的蜂巢中奔涌。一個個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破土成長,八百多個企業涵蓋了各種工業零部件,食品加工,生物制藥,電子科技,低空經濟等領域。那些曾游戈在七星巖溶洞的石筍,似乎也化作鋼鐵森林的剪影,在肇慶東部的平原上生長出新的喀斯特地貌。
△七星巖。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七星巖溶洞。圖源 市文旅集團
鼎湖山下,肇慶新區的塔吊正在繪制立體的五線譜。建設者的安全帽在百米高空閃爍,像散落的音符跳躍在云端。又似萬能播種人,奇跡般地在魚塘和稻田上栽種出一幢幢摩天大廈。一個宜業宜居的東方新城,像漂亮的新娘正徐徐揭開面紗展露在眼前。會展中心的穹頂收攏了西江的晚霞,東進大道每一輛汽車的玻璃都貼滿了鼎湖山的翠色一一這是嶺南山水寫給未來的情書,墨跡未干的規劃圖正在長出立體的年輪。
△深山古寺。伍尚慧 攝
△翠綠的鼎湖山。BUSHU 攝
黃昏時分的輕軌站臺,廣佛肇城際列車載著西裝甲履的候鳥掠過田野。穿行在工業區與生態廊道間的通勤者,衣襟上還沾著七星巖的劍花香。那些在灣區核心溢出的創業創新基因,正沿著高速公路與光纖電纜,在肇慶的山水間嫁接出優質的花朵。
西江依然向東。此刻站在新區規劃的藍圖前,我看見星辰落入了工地的探照燈,混凝土泵車的長臂把月光攬進地基。肇慶這座千年州府在珠江浪潮中毅然轉身,東進的步伐正在加速,驚醒了沉睡的鼎湖山,正跨越羚羊峽,在肇慶的大地上奏響了一段未完成的序曲。而珠江口吹來的海風,正悄然點燃下一樂章的引線,一場盛況空前的大型交響樂正在肇慶的山水間奏響。
2025.05.14
◆ 編輯:鄒泳琪
◆ 一審:龍愛文 陳楚
◆ 二審:鄧俊麗
◆ 三審:童益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