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克而瑞業務板塊廣佛團隊觀點,僅供參考
近日,廣州規劃自然資源局發布海珠區赤沙涌以東(AH0314規劃管理單元)儲備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
根據控規,地塊用地面積總量不變,擬將用地性質由商務兼容商業、文化、體育用地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兼容商業設施用地、廣場用地。
其中居住用地面積約5萬㎡,與保利天曜約4.1萬㎡用地規模相差無幾,容積率3.43,建筑面積1.72萬㎡。
從地理位置上看,與過去長期霸榜廣州樓市銷冠頭號交椅的琶洲南TOD距離十分相近。
若未來地塊能順利掛牌入市,讓原本“不平靜”的海珠豪宅市場或將再掀起一番波瀾?
01
改善占比回落
剛需主導市場?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隨著改善需求的旺盛,廣州120㎡以上改善戶型商品住宅成交占比逐年走高,這一點在海珠區尤為明顯。
克而瑞此前報道過,在去年年初廣州對120㎡以上戶型解除限購后的一個月,海珠區120㎡以上戶型商品住宅成交規模高居全市首位。
在今年1-5月,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海珠區120㎡以上戶型商品住宅成交511套,占比33%,為所有戶型最高。
但擴大范圍看,盡管依舊為成交主力,但與歷年同時期相比,這是近四來同時期該類戶型在海珠區成交占比不過半的一年,較2024年回落28%。
相反,海珠區90㎡以下戶型今年1-5月商品住宅成交340套,占比達到了22%,呈現逐年走高的特征,并在今年達到了近年來同時期最高。
曾經豪宅遍地的海珠,開始搶占剛需購房者?
02
供應走高
購房門檻逐漸友好
而造成這一反差的原因,或許與土地供應端存在有一定的聯系。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盡管海珠區2024年涉宅用地供求規模為全市最高,但成交用地面積僅22.79萬㎡,遠低于其他大部分區域。
換句話講,去年海珠區成交的地塊大多數為小體量體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景觀配套一般等,不完全具備打造豪宅的條件。
例如去年海珠區成交的八宗地塊中,不少地塊均有噪音等不利因素影響。
與此同時,根據年初發布的《2025年廣州供地計劃藍皮書》顯示,海珠區今年計劃供應11宗宅地,這其中不乏主打剛需項目的地塊。
而赤沙涌以東儲備用地,毫無例外的成為當中的“獨苗”。
隨著供應的增長,海珠區90㎡以下戶型的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也在逐漸回調。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以來海珠區90㎡以下戶型商品住宅成交均價56853元/㎡,較高位時期下跌16%,買入的門檻漸漸友好。
例如保利燕語堂悅90㎡戶型總價最低520萬起,較四月初優惠10萬元。
中海江泰里105㎡特惠單位最低539萬元起,總價較高位時期回調近100萬。
03
一二手兩旺
海珠購買力持續旺盛
得益于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城市面貌的煥新以及配套的不斷升級,以高度的“確定性”,海珠吸引了大量中高端人才落戶,加上本地“老廣”的置換需求旺盛,市場對于海珠的認可度依舊保持較高水平,購買力強勁。
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1-5月海珠區商品住宅成交1547套,二手成交6054套,均創下了歷年來同時期的最好記錄。
在今年1-5月廣州商品住宅成交金額TOP10排行榜上,克而瑞監測到,海珠區有保利天奕、保利燕語堂悅、越秀桂悅東曉三個項目位列其中,成為上榜項目數量最多的區域。
經過十余年淬煉,克而瑞從行業數據延伸到泛地產數據,通過與上下游產業運營商的互動和滲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大數據生態圈。依托中國房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CRIC)和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CAIC)的支持,克而瑞業務覆蓋住宅開發、不動產運營、物業社區等房地產領域。創新研發產品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投資決策系統、柵格地圖系統、GoingData、易客達、金融數據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商辦數據系統、租售系統、文旅系統、康養系統、產城系統、物管系統等,為大量房企提供了決策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