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界(ID:PEdaily2012)
作者:楊繼云
創投圈很久沒有這么熱鬧的案例。
6月11日,影石創新正式登陸A股,市值一度達到700億。至此科創板迎來首位90后創始人——劉靖康(JK)。他畢業于南京大學,讀書期間憑借一手極客技術成為校園風云人物,日后做出全球爆紅的Insta360。
天才少年背后,往往離不開伯樂。早在2013年,IDG資本團隊就給劉靖康遞出“橄欖枝”,直至2015年成為影石創新最早的外部投資人。此后一路相伴,在后續多輪中押注,IDG資本成為影石創新最大的外部機構投資人,也是陪伴公司團隊時間最長的投資人。
眼前中國科技創新浪潮翻涌,影石創新上市敲鐘再次證明這個世界終究終于屬于年輕人。回過頭看,這更是一場屬于「信任年輕人」帶來的勝利。
1
始于10年前
“見一面就投了,沒人反對”
說起來,劉靖康進入IDG資本的視線算是一種必然——1991年出生,從小就是技術迷,2010年進入南京大學后,劉靖康憑借幾次技術出圈吸引了眾多目光,最轟動的事件則是通過10秒按鍵聲破譯了360周鴻祎的電話號碼……在大學期間,他就開始了創業之路。
面對這樣一位“極客少年”,童晨輾轉多方和他取得了聯系。彼時,童晨還是剛剛加入IDG不到兩年的年輕分析師(現任投資合伙人),作為團隊中年輕的一員,當時合伙人給他的日常任務是“挖掘20-25歲出色的創業者”,因而他掃描式地關注著國內年輕一代創業者的動態。
2013年6月,童晨去往南京見了劉靖康第一面,那是在南京的一間辦公室里——僅有6人,基本都是兼職,甚至劉靖康自己都還沒畢業。當時團隊在做一款名為“名校直播”的視頻軟件,童晨初次接觸時產品都還沒上線,更別說商業化。
劉靖康并不是一個喜歡對外表達的人,“見投資人時能感受他的緊張,交流時容易語速飛快”。但童晨也驚喜地發現,“年輕的JK展現出少有的技術天分和對產品的感知,這在當時90后創業者中算得上佼佼者。”于是,IDG資本決定出手。
流程推進得很快。IDG資本合伙人連盟回憶:“見了一面就定了,內部基本沒人反對。”盡管當時項目連商業計劃書都沒有,但向來相信年輕人的IDG資本還是給了劉靖康第一筆天使投資。
這是“投資即投人”的樸素寫照。IDG內部幾位合伙人向投資界聊起這筆決策,無一例外都指向了評估的核心——“投人”。正如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總結,“這樣的早期消費科技項目,本質決定了我們必須將評估重點放在創始人身上。某種程度上,投早期就是在年輕人身上花時間。”
IDG完成投資后,屬于影石創新的故事拉開了帷幕。
畢業后一年,劉靖康他帶領公司從軟件產品向硬件轉型,專注于VR和全景相機。當時國內還鮮有公司專門研發全景相機,產品和技術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但海外卻是蓬勃發展,于是團隊將公司搬到供應鏈更完善的深圳。2016年7月,影石創新推出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迅速席卷大眾消費市場。后續的專業級VR相機Pro系列也獲得不錯市場反響,2018年影石創新繼續拓展產品線,進入運動相機市場,推出ONE X全景防抖運動相機。此后,影石保持著半年到一年的上新節奏。
時至今日,影石創新產品線覆蓋覆蓋全景相機、專業級VR全景相機、運動相機、手持攝影設備、視頻會議相機,相繼推出了眾多不同系列的影像設備,產品迭代堪稱神速。招股書引援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截至2023年影石在全景相機領域已連續6年排名全球第一。
童晨并不掩飾對劉靖康的欣賞:“這波90后創業者中,JK是我接觸過最好的產品經理之一。每次去JK的辦公室,他都在搗鼓著自己這些產品,技術極客色彩濃厚。”
2
找人、找錢、找路
從2015年第一筆投資至今,IDG資本既是影石創新的見證者,也是同行人。
硬件創業向來艱難。2014-2016年公司轉型的陣痛期間,也是IDG資本與劉靖康交流最為頻繁的時期,雙方反復討論,一起為產品做定位。
外界也總能在影石不同階段看到IDG資本團隊的身影。牛奎光總結了三個方面:第一是人才資源支持,第二是在戰略決策方面,公司業務面臨關鍵調整時候,往往IDG團隊也會一起商討;第三則是資本路徑探索上給出專業建議。
硬件創業是一場需要大量資金的戰役。首輪到賬半年后,IDG資本聯合啟明創投參與影石創新B輪融資,時隔一年,公司又完成了數億元C輪融資,由迅雷網絡領投,峰瑞資本、啟明創投、IDG資本跟投。直至IPO前,影石創新累計完成至少8輪融資。
劉靖康很早就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內部從第一天起就在布局。這也是連盟所強調的,不能將中國當做一個市場,而應該是創新中心——只要將產品做好,全世界人民都會喜歡,全球化思維是一家中國公司的基本素養。
這一點,作為一家極具全球化視野和背景的投資機構,IDG資本的感受最為深刻。
此前IDG將頭部企業在不同海外市場趟過的坑、驗證過的路徑,梳理成可復用的方法論,制成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指南。
這些鮮為人知的經驗,在影石創新的出海路上發揮了作用。如今,公司營收70%以上來自海外,儼然成為“中國智造”另一張名片。不久前,當泡泡瑪特的Labubu引起全球粉絲狂熱之際,影石Insta360 X5同樣引發全球搶購潮,海外用戶凌晨開始排隊,只為買下這款相機。
中國品牌全球化的故事正在被改寫。
3
投向新一代年輕人
影石創新成功IPO,成為IDG資本押注年輕人的標志性一幕。
實際上,相信年輕人的創造力,專注投資于優秀的90后,曾是IDG資本內部一個重要策略——大約2014年,面向90后創業者、90后生活方式的創業項目,IDG資本將當時基金的一部分資金作為專項投向這一批年輕人。劉靖康便是其中之一,對于影石的押注,本質上是延續了IDG資本90后基金的一貫思路。
可以說,IDG資本是業內最早研究90后及其生活方式,也是率先大力支持年輕創業者的投資機構。他們將年輕人群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充分挖掘創新一代的創業力量。像B站創始人徐逸、喜茶創始人聶云宸、莉莉絲游戲創始人王信文、Faceu(原臉萌團隊)創始人郭列等,都是IDG資本早年發掘的年輕創業者,且IDG資本也都參與了公司早期輪次的投資。
直到今天,IDG團隊仍舊在發掘不同領域出眾的年輕人。連盟解釋了IDG資本鐘愛年輕創業者的底層邏輯:“盡管企業家精神內核具有延續性,但代際更替存在著必然性。”每個時代的商業生態本質上由新生代創業者重構,絕大多數商業創新仍由更年輕的創業者推動,這種迭代規律普遍存在于各行業。年輕群體有更為出色的創新精神,敢作敢為,大膽實踐。此外,年齡相仿的創業者群體也更容易相互吸引,形成年齡協同效應。
放眼當下,隨著全球AI創業浪潮開啟,IDG資本發現自ChatGPT問世至今兩年里,那些真正突破性的創新往往來自年輕團隊。“他們也許還缺乏行業經驗,但正因不受傳統思維束縛,反而能在AI等前沿領域快速建立技術優勢。”牛奎光說道。
他透露,目前在很多領域都重點瞄準年輕創業者群體,像在讀博士生、剛畢業高校學子、具有頂尖機構工作背景的實戰派年輕人和明星創業者,都被IDG資本歸為值得關注的“新生力量”。
年輕創業者的優勢在于純粹的技術專注度。“當新技術浪潮來臨時,年輕人不受傳統經驗的桎梏,能夠投入比資深從業者更多的時間進行深度學習,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創新勢能。尤其在AI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這種原生性的理解能力往往能轉化為更精準的技術判斷。”
如同所有商業周期規律,每一代的創業者終將面臨下一代創新者的挑戰,這是世界萬物當中的新陳代謝。
不同于以往,今天中國年輕一代創業者眼界更為開闊,他們站在前人的基礎上能夠更創新、更科技、更有品位。有人評價,“今天中國最了不起的民營企業家,是一群學霸、科學家、工程師,他們正在用科技和工程的力量重塑這個世界。”
中國新崛起的年輕創業者,陸續站上全球科技舞臺。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機會,假以時日都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