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武漢大學職工子女駕駛機動車逼停騎行者,武漢大學通報嚴肅處理,結果只是說服教育,禁止校園通行三個月,這番操作令人醉了。
任何時候,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發生摩擦,機動車都會處于被動地位,這無可厚非,原因是法律法規就是保護弱者,在武漢大學發生了一件奇葩事,處理結果令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武漢大學辛某某是誰?
網友很好奇,武漢大學辛某某駕駛機動車逼停騎行者,通報僅僅稱辛某某是武漢大學教職工子女,他到底是誰?
事發路段
6月13日,武漢大學保衛部發布《關于職工子女辛某危險駕駛情況的通報》稱,5月18日20時39分,學校3名學生騎行共享電動自行車沿珞珈山路向自強大道方向行駛,因速度較慢,引起后方車牌尾號為X99的機動車駕駛員辛某不滿。當雙方行至萬林路口時,辛某駕駛機動車強行逼停騎行學生。
武漢大學保衛處的定性是,辛某事件性質惡劣,嚴重影響校園交通安全,處理結果是對其進行約談,進行批評教育,根據《武漢大學校園內機動車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第九條之規定,決定對涉事車輛取消校園通行授權3個月。
這個辛某是誰?武漢大學明明知道這是危險駕駛,定論是惡劣事件,為何只是涉事車輛取消三個月通行授權?辛某某如果換了一輛車的話,是否又可以囂張跋扈?
網友猜測:辛某是副校長的子女
有網友爆料,辛某背后有人,其父親是武漢大學副校長,網友還說,辛某(肇事者)估計覺得自己是“自家地盤”,開車橫著走也沒人管。結果,在萬林路口那兒,他直接開車把三名騎車的學生給逼停了,車燈晃得人臉發白,學生都愣住了。
交警一查行車記錄儀,發現辛某那操作堪稱“路怒癥”現場教學。連續變道、插隊、加塞,差點就撞上學生了。要不是學生閃得快,估計要出交通事故。
武漢大學保衛處稱辛某,并沒有指出具體肇事者真名,估計是保護學生隱私吧,網友認為,肇事車輛嚴重違法,可以曝光,為何武漢大學對辛某如此偏愛?更有網友說辛某是武漢大學副校長的子女,有錢有勢,處理只是走個過場,過幾個月辛某又可以大搖大擺在校園開車逼停其他學生。
經查詢,武漢大學現任領導中,并沒有一個副校長姓辛,至于辛某是誰,武漢大學早就吧把他保護起來了。這有點過分。
武漢大學在維護誰的臉?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對武漢大學的處理很多網友不買賬,有網友留言,快放假了,三個月剛好是下學期開學,武漢大學選擇在假期處理學生,這和未處理有區別嗎?網友表達了憤怒。
明明是副校長,為何稱是職工?武漢大學這手“糊弄學”玩得爐火純青。通告從頭到尾,絕口不提“副校長”,只用“職工辛某”一筆帶過。身份模糊成了校方最趁手的擋箭牌。模糊了身份,責任自然也能跟著模糊,焦點輕而易舉被轉移。更耐人尋味的是那輕飄飄的“已獲諒解”。誰諒解?如何諒解?是迫于壓力的沉默,還是真正的和解?通告語焉不詳!
還有的網友說,三個被逼停的學生如果不接受講解的話,就會解決學生。這樣的留言太可怕了,辛某到底是誰,武漢大學為何不能直言不諱地報道?這場博弈的勝負手,早已超越了事件本身,它錨定在一個更根本的維度——公信力。武大押上公信力換取暫時的風平浪靜,無異于飲鴆止渴。
既然涉事車輛是危險駕駛,武漢大學為何不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把辛某移交有關部門處理?這樣的處理結果能否令人信服?可能還是個未知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