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80年的,之前一直在上海上班。2020年決定落戶西安,眼看著西安樓市一直在上漲,在自我焦慮和狗頭軍師的慫恿下,在高新區花了260萬買了一套130多平方的二手房,帶雙書包,配套也成熟,教育資源也非常不錯。
雖然是老洋房,但得房率高。就這還花了40多萬重新裝修,一個人住著還挺舒服,就缺個年輕媳婦了。
嗯,無論是多大歲數的老登,都想找個年輕媳婦。
24年的時候,因為行業不景氣,公司業績下滑,被迫從上海離職。
打包回到西安后,一邊慢慢找工作,一邊慢慢找對象。沒錯,還是大齡剩男一枚,還是那種比較油膩的。
雖然還有幾十萬的存款,但看著每個月高達8000塊的房貸和能找到最高只有8000塊收入的工作,老王又陷入了迷茫。
這是西北的龍頭?這是萬億級城市?
房貸太高,想著賣掉吧,聯系中介才知道,現在最多200個,拋掉貸款,利息和裝修,賣掉后手里剩不下什么錢,可能還要借點錢,又一下把他打蒙了。
自己算了筆賬:如果賣掉的話,損失了首付和利息,可以說十年白干。
人生有幾個十年啊?
從零到有,從有到零,剛上車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又要被踹下去,比過山車刺激多了。
普通大齡男中年找工作難,找對象也難,沒房子沒工作還想找個漂亮妹妹結婚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樣一樣的。
現在結婚的官方條件是一降再降,連戶口本都不用了,兩張身份證和一杯咖啡錢就搞定了。
但之前二十年房價的持續上漲帶來的預期慣性,以及民眾普遍的自我PUA和內卷,已經讓房產承載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極端化,最終使得房子成為了一條不成文的結婚必備條件。
體制外的普通中年人,很難一輩子有著穩定的工作,一陣寒風,便足以將他們十年辛苦的積蓄吹走或者割走。
上個月,西安萬科東望已經有首套二手成交了,199平米的大平層成交價227.8萬,成交單價11412元。
而在三年前,這套房子的一手備案價曾高達18858元,三年時間市值縮水40%。
前幾年很多投資大V、理財博主、財富專家各種吹捧的“中產家庭構建以房貸為核心的資產組合包”理論,現在看來太有諷刺意味了。
有一個西安的博主,2015年前后打造的是“創業專家”,就是賠光了出來賣課;后來又轉型“投資專家”,就是賣理財;這兩年又變成“AI專家”,他的口頭禪是: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換個造型,就可以換個身份。
聽完了,我竟然無力反駁,哈哈哈。
當下,西安樓市的現狀局面是:
1、純投資性目的的購房幾乎消失;
2、前幾年高位甚至負債買入的業主,好多扛不住了,開始割肉,這里面很多高性價比的房子沒有流到市場中,而是被中介悄悄買走了;
3、剛需購房的年輕人都在各種觀望,又想占便宜,又怕剛買了就跌,還怕占的便宜不夠多,非常糾結和矛盾。
雖然西安房地產市場很久沒有聽到開盤即售罄的消息了,但浐灞國際港的招商西安璽今年五月份首期開盤當天售罄,給西安樓市和猶猶豫豫的購房人群帶來很大的沖擊。
同樣,浐灞國際港的高端樓盤自然界河山、招商西安序、源邸壹號等也是售罄狀態,確實有接棒南湖片區的潛力。
嗯,當行業困于市場與內卷,破局只有靠產品力了。
不論是從區位板塊熱度,還是供應產品打造,未來西安樓市的趨勢仍然是兩級分化。
不只是西安,在過去的幾年里,應該是全國中產家庭資產縮水最快的幾年,因為大部分中產家庭都是自持房產,還有很多上了杠桿購置多套。
但是,資產是波動的,債務是剛性的。
不管房價是漲是跌,貸款你得還,利息也得照還。銀行貸款是無限責任的,你貸款了你就要一直還,直到還清為止,斷供就征信拉黑。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很多現在被套牢或者主動割肉,很可能是前些年對樓市的篤定和資產的信仰,也許這就是真實社會的殘酷之處:
當一顆韭菜,也要有資格才行。
都想開點,反正都發生了,不要自欺欺人,要正視現實。盡量把日子過舒服,好好耕地,吃草料的時候也不要挑三揀四。
現在的形勢看似是經濟收縮,其實是一輪財富大洗牌。
很多人可以抓住時代的浪潮,但無法擺脫命運的枷鎖,追漲殺跌,都是人性使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