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軍是1985年10月22日去世的,而就在這一年,當收到中顧委要在青島召開座談會的通知后,病體沉重的許世友堅持要參加。當時很多同志很納悶,都病成這樣了,為啥首長堅持要參會?直到許世友打電話給當時的濟南軍區政委遲浩田將軍。
許世友在電話中對遲浩田表示,最近要經過濟南,希望能為解放濟南而戰死的烈士,特別是9縱的烈士們鮮花,希望軍區做好準備工作。大家這才清楚,原來是許世友將軍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想最后一次去看看曾經一起戰斗的戰友們。
遲浩田高度重視許世友將軍的囑托,立即聯系相關人員前往濟南英雄烈士陵園,結果回電表示,找了幾圈,華野其他縱隊的烈士墓都找到了,“唯獨沒有找到9縱的”。許世友抵達濟南之后,遲浩田將情況進行了說明,許世友聽了之后心情非常不好,他表示,既然9縱的墓地找不到,就沒有必要在濟南下車了,代他向其他烈士們獻花吧。
為什么許世友如此重視9縱,原因其實很簡單,許世友回憶稱,當時毛主席讓大家打濟南,本來要打幾個月,但華野只打了8天就拿下了,勝利是用士兵們的鮮血換來的,單單華野9縱就犧牲了1000多人,許世友痛心地念叨,“1000多人啊,怎么就找不到墓地呢?”
許世友還表示,9縱是有光榮傳統的,戰斗時不允許扔下一名傷員,一個烈士,戰士們之所以英勇殺敵,就是因為他們深知,自己負傷了會有人救他們,犧牲了,會有人料理自己的后事。如今華野9縱犧牲那么多人,過了這么久了,1000多人卻不知道埋在哪里,“怎么對烈士們交代,怎么向他們的家人交代”,又怎么教育現在的戰士?
許世友將軍雖然沒有下車,但他最后吩咐遲浩田“一定要繼續找,找到了一定要告訴我”,否則他走的不安心。然而,后來沒多久,許世友將軍還是帶著遺憾走了,而遲浩田也沒有辜負許世友的囑托,他對27軍政委徐永清表示,老首長生氣是“有道理的”,吩咐徐永清根據歷史資料,“盡快找到9縱烈士墓”。
后來通過查閱資料與調查走訪,他們發現歷城縣的無名烈士墓,可能就是9縱將士的,但缺乏確鑿的證據,因為當年沒有立石碑,都是用木材,經過這么多年,早已腐朽了,墳墓也變成了荒墳野冢,難以辨認了。
后來,他們又在孫村鎮附近找到了70多個墓,這些墓都立了石碑,當時村里的老百姓參與了對9縱傷亡將士的救治,在他們犧牲之后,就用石頭刻碑,上面寫了名字、職務,其中46人全都是9縱的。
最后,尋墓小組和烈士陵園就決定,以這46個烈士墓來代表1000多名犧牲的華野9縱將士,將他們遷入烈士陵園,接受人民的瞻仰,寄托人民的哀思。這本是比較完滿的結局,但那可惜的是,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經與世長辭了,沒有在生前親自到9縱烈士墓獻花,但想想這也沒什么遺憾的,如果死而有靈,許世友將軍必然魂歸陵園,與昔日奮戰的將士們在一起,這一次再也沒有什么能夠分開他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