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期間規模最大,戰斗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這種大兵團作戰,火炮是必不可少的。讓人驚訝的是,在淮海戰役期間,華東野戰軍的炮火非常猛烈,粟裕指揮各部隊作戰時,華野平均每天要打三萬發炮彈,一度壓得國民黨軍抬不起頭來,那么華野的這些火炮和炮彈是從哪里來的呢?
當之無愧的運輸大隊長
很多人都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其實這種說法都非常謙虛了,如果大家仔細看看解放軍歷次戰役中的物資繳獲,就會發現,蔣介石不僅僅是運輸大隊長,還是解放軍的后勤部部長。在解放戰爭期間,華東野戰軍的大炮幾乎都是從國民黨軍手里繳獲的,大炮所需的炮彈一半是繳獲的,另外一半則是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的。
在抗戰剛結束的時候,華東野戰軍的前身,也就是新四軍加山東八路軍,一共只有8門野炮,41門山炮,九二式步兵炮和平射炮12門,高射炮1門。當時解放軍的很多部隊,看著在抗戰期間繳獲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依然非常高興,但此時的國民黨軍部隊在美國人的支援下,火力已經不是當年的日軍可比,也很快讓解放軍見識到了105美制榴彈炮的威力。
粟裕在解放戰爭初期和國民黨軍的多次交手中,已經認識到了大兵團作戰,炮兵的重要性。1947年1月的魯南戰役中,華野繳獲了24輛坦克,200多門火炮(其中美制105榴彈炮52門),474輛汽車,粟裕用這些裝備建立了華野第一支特種兵縱隊。當時的特種兵縱隊和現在的特種兵可不是一回事,當年的特種兵縱隊是指裝備了火炮,坦克,裝甲車等武器的特殊兵種。
華野特種兵縱隊是在繳獲中壯大的,在1947年2月的萊蕪戰役中,解放軍的繳獲依然非常豐厚,共繳獲1773挺輕機槍,283挺重機槍,各種火炮457門,炮彈兩萬六千發,子彈291萬發,手榴彈20萬枚,沖鋒槍數量也在1000支以上。此次戰役,直接讓華野的裝備水平有了質的升華,華野六縱的多支部隊整建制換裝美械裝備。還有后來的孟良崮戰役,解放軍在此次戰役消耗了199萬子彈,但是卻繳獲了208萬子彈,炮彈7200發,輕重機槍3468挺,湯姆遜沖鋒槍1200挺。
華野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越打越肥,到1948年濟南戰役的時候,華野特種兵縱隊動用了三個炮兵團,加上其他各縱隊自己的炮兵團,一共10個炮兵團500多門炮。戰斗一開始,解放軍猛烈的炮火就把王耀武給打懵了,但是濟南戰役結束后,華野清點物資,又繳獲了800多門火炮,雖然主要是以迫擊炮為主,但此次戰役卻有意外收獲,那就是獲得了32萬炮彈,不少都是榴彈炮炮彈。
神秘的大連建新公司
淮海戰役剛開始,由于張克俠,何基灃的起義,國民黨軍匆忙撤離了徐州,但是撤離徐州的時候,國民黨軍只顧倉皇逃竄,卻忘記銷毀城內的物資,留下了八萬發炮彈(其中五萬發榴彈炮炮彈),839萬發子彈,10萬斤炸藥,還有多達三萬套的棉大衣。如果美國人要是知道蔣介石把他們的援助就這樣慷慨送給了解放軍,不知道作何感想。
根據特種兵縱隊司令陳銳霆的回憶:“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打黃百韜的炮彈是濟南戰役繳獲的。第二階段打黃維,第三階段打杜聿明的炮彈主要是留在徐州城的炮彈和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的炮彈。”杜聿明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在撤離徐州時留下的炮彈,最后竟然一發不少的還給了自己。
當然,在淮海戰役期間,還有一部分的炮彈主要是來自于大連建新公司。這家公司是我黨創建的第一家大型軍工聯合體,1947年7月1日,華東局投資的黃金(山東的金礦)相當于3.5億(法幣),東北局投資了1.5億(法幣),合建了這座兵工廠,這座兵工廠剛成立的時候下轄八個工廠,共2000人,到1948年發展到8000多人的規模。
這家公司成立的時候,正是解放戰爭最緊張的時刻,前線各大野戰軍由于沒有足夠的炮彈,傷亡很大。但是大連建新公司各級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克服重重困難,當年就生產了大量的炮彈,引信和炸藥,將這些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了華東戰場上。
工廠剛成立的時候,為了提高炮彈的破壞力,在沒有大炮可以進行實彈射擊的情況下,采取土法進行試驗,導致多名技術人員犧牲,原華中軍區軍械處政委吳屏周也在試驗過程中犧牲。
后來炮彈制造成功,又在浙東前線出現了炸膛的情況,各部隊都拒絕使用大連生產的炮彈,大連建新公司的技術人員將炸膛的彈片拼接后發現是繳獲的炮彈。最后為了證明自己生產的炮彈可靠,連續打了99發炮彈,都沒有出現炸膛的情況,等到拿出第100發炮彈試驗的時候,部隊首長緊急叫停,徹底相信了大連生產的炮彈質量。
淮海戰役期間,為了將炮彈運輸前線,華東軍區抽調了70多艘輪船,冒著國民黨海軍的封鎖,將炮彈運輸到了山東半島東部我軍控制的一個重要碼頭。炮彈剛到碼頭,數萬民工就推著小推車,趕著馬車,牛車,將這些炮彈送到下一個兵站,將這樣一站又一站的一直送到淮海戰役前夕的炮兵陣地上。
從1947年成立到1949年,大連建新公司生產了54萬發炮彈,450噸無煙火藥,81萬個引信,以及大量的迫擊炮,槍械。更為重要的是,大連建新公司為我國軍工企業的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新中國建立之后,大連建新公司向全國各大兵工廠輸送了4000多名軍工方面的人才,其中僅向東北地區就輸送了1100名軍工企業的人才。
淮海戰役勝利之后,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就指出:“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人民的小推車和大連生產的炮彈。”1983年,解放戰爭期間的東北軍工部部長何長工重返大連時也說到:“大連人民在解放戰爭中是立下大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