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關節靈活性降低,肌肉力量減弱,骨骼密度下降,這使得他們在健身時面臨更高的受傷風險。
因此,選擇合適的低強度運動,既能有效鍛煉身體,又能降低受傷可能性。
太極拳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武術中的經典,是適合老年人的低強度運動首選。
太極拳緩慢柔和,注重身體整體性與協調性,能有效鍛煉全身肌肉和關節。
練習太極拳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是基礎姿勢要求,配合均勻呼吸,且呼吸需與動作節奏緊密配合,以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
運動過程中,每個動作都要力求規范到位,尤其要注意重心的平穩轉換,避免身體出現不必要的搖晃,防止失去平衡引發摔倒。
對于初學者而言,可從簡化24式太極拳入手,每天練習1~2遍,隨著熟練度提升與體能增強,再逐步增加練習時間和難度。
八段錦
八段錦同樣是老年人健身的優質選擇。
整套動作共包含八節,動作簡單,易于學習和掌握,運動量也較為適中。
練習時,需特別注意動作幅度的把控,避免過度伸展或彎曲關節,以防造成關節損傷。
比如在做“兩手托天理三焦”動作時,雙手向上緩慢托起的過程中,要充分伸展身體,感受脊柱由下而上逐漸拉伸的感覺;而“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則要保證手臂開合舒展,同時配合呼吸,通過一呼一吸,增強鍛煉效果。
建議老年人每天練習八段錦1~2次,每次時長控制在20~30分鐘。
散步
散步則是最便捷、最易開展的低強度運動。
老年人散步時,步伐大小要適中,速度保持在每分鐘60~80步較為適宜,速度過快易導致疲勞和受傷,過慢則達不到鍛煉效果。
行走過程中,應保持抬頭挺胸的良好姿勢,手臂自然擺動,帶動身體協調運動。
在散步時長方面,可依據個人身體狀況靈活調整,一般每次30~60分鐘為宜。
此外,散步路線的選擇也不容忽視,盡量挑選平坦、空氣清新的場所,如公園、小區步道,避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或人流車流密集的地方行走,減少意外發生的概率。
溫馨提醒
老年人進行低強度運動,必須嚴格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
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通過慢走、活動關節等方式,讓身體逐步進入運動狀態;運動過程中,若出現頭暈、胸痛、呼吸困難等身體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運動結束后,進行適當的放松活動,如慢走、拉伸等,幫助身體恢復。
同時,合理安排運動頻率,建議每周進行3~5次運動,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恢復,從而實現長期、安全、有效的健身目標。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 者 : 肖曉
責編:郝學婧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