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以來,隨著氣溫和濕度升高,紅火蟻、毒蛇、蜱蟲等危險生物進入活躍期。近期,我市公安、消防等部門已接到多起市民求助的警情。
暑假將近,正是出游踏青、親近自然的好時節,市衛生健康局提醒廣大市民和游客,外出時應提高警惕,提前了解這些常見危險生物的習性,掌握科學的預防和急救方法,確保平安出行。
預防紅火蟻咬傷
避免赤腳在草坪、農田、荒地上行走
紅火蟻是一種具有較強攻擊性的昆蟲,被紅火蟻咬傷后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建議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應避開紅火蟻活躍區域,如草坪、農田、荒地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赤腳行走或坐臥。紅火蟻巢穴通常呈現土丘狀,一旦發現切勿觸碰。
進行野外活動時務必做好個人防護,穿著封閉式鞋子、長襪,并將褲腳扎入襪子內形成物理屏障。
可在鞋褲上噴涂含避蚊胺(DEET)的驅蟲劑增強防護效果。
在居住環境方面,應及時清除周邊垃圾、雜草等,減少紅火蟻的潛在棲息地。
紅火蟻巢穴周圍的土包,仔細看右下角。圖源:科普中國
紅火蟻叮咬后可能出現以下典型癥狀:被叮咬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灼痛感和紅腫,繼而可能發展為水皰或膿皰,存在繼發感染的風險。部分人群可能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瘙癢、蕁麻疹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喉頭水腫、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狀況,需立即進行醫療干預。
若不慎被紅火蟻叮咬,應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迅速脫離事發區域,輕輕拍打抖落身上的螞蟻,注意避免直接用手拍打以防被二次叮咬。
隨后立即用肥皂水徹底清洗傷口,并進行冰敷以緩解疼痛和腫脹。
若出現過敏反應癥狀,如呼吸困難等,應立即服用抗組胺藥物,并盡快送醫治療。
特別提醒,對于既往有過敏史的人群,更應提高警惕,隨身攜帶應急藥物。
預防毒蛇咬傷
山地徒步時建議用登山杖先行探路
毒蛇咬傷是夏季戶外活動中需要重點防范的危險情況。建議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應避免在蛇類經常出沒的區域活動或扎營,如草叢、枯木堆、灌木叢、樹根附近及巖石縫隙等。
在需要穿越草叢或落葉堆積的路段時,建議使用登山杖先行探路,通過“打草驚蛇”的方式驅趕可能潛伏的蛇類。
進行山地徒步時應穿著寬松的長褲和高幫登山鞋。
毒蛇咬傷后通常會出現以下典型癥狀:傷口處可見2-4個明顯的大而深的牙痕,被咬部位會出現劇烈疼痛或局部麻木感。受傷肢體在咬傷后會逐漸腫脹,通常在第二天到第三天達到最嚴重的程度,腫脹區域周圍可能出現血皰、水皰及瘀斑等。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皮下及內臟出血癥狀,并伴有血小板顯著下降和凝血功能異常等全身性反應。
若不慎被毒蛇咬傷,應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首先要迅速遠離被咬現場,切記不要試圖捕捉或攻擊蛇,以免遭受二次傷害。同時,盡量記住蛇的外形特征,包括顏色、花紋、頭部形狀等,有條件的可用手機拍照記錄,這些信息將幫助醫生準確判斷蛇種并選擇對應的抗蛇毒血清。
其次要立即取下傷口附近的戒指、手鐲等飾品,防止肢體腫脹后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冷靜,盡量減少活動,特別是受傷肢體要嚴格制動,以減緩毒素在體內的擴散速度。
最重要的是,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盡快將傷者送往配備抗蛇毒血清的醫療機構。
預防蜱蟲叮咬
戶外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
蜱蟲是一種可能傳播多種疾病的危險寄生蟲,做好防護至關重要。
在戶外活動時,首先要避開蜱蟲密集的高危環境,如草叢、灌木叢和樹林邊緣地帶,這些地方的草尖往往是蜱蟲潛伏的場所。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這樣更容易發現附著的蜱蟲,同時要將褲腳塞入襪子中,形成物理屏障。穿著經過氯菊酯處理的衣物能提供額外保護。
對于寵物主人來說,定期為寵物進行驅蟲處理并仔細檢查其毛發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措施。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戶外活動結束后應在2小時內進行全身淋浴,并重點檢查腋下、腹股溝、頭皮等皮膚褶皺處,這些部位最容易被蜱蟲叮咬。
蜱蟲叮咬后可能不會立即引起疼痛感,但會在皮膚上留下紅斑或黑點,這是蜱蟲口器殘留的痕跡。蜱蟲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包括以游走性紅斑為特征的萊姆病,以及可能危及生命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等。
脖子被蜱蟲叮咬后的樣子。 圖源:科普中國
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要立即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使用尖頭鑷子緊貼皮膚夾住蜱蟲頭部,保持垂直方向緩慢拔出,切記不要扭轉或擠壓蟲體,以免其體內病原體進入人體。成功移除后,要用碘伏或酒精對傷口進行徹底消毒。在隨后的數周內要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熱、皮疹等異常癥狀,應立即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曾有蜱蟲叮咬史,這對準確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預防登革熱
清除各類積水容器是關鍵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主要為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預防登革熱的關鍵在于防蚊滅蚊:
要清除各類積水容器,包括花盆托盤、廢舊輪胎、露天垃圾桶等可能積水的物品,徹底阻斷伊蚊的繁殖場所。
要做好物理防護,安裝完好的紗窗紗門,睡覺時使用蚊帳,室內可配合使用電蚊拍等滅蚊工具。
進行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并在裸露皮膚上噴涂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
特別要注意避開伊蚊活動的高峰時段——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這段時間應盡量避免在樹蔭、草叢等蚊蟲密集區域逗留。
感染登革熱后會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突發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有劇烈頭痛、眼眶疼痛以及明顯的肌肉關節痛,這種全身疼痛常被形容為“斷骨熱”。部分患者會出現皮疹、牙齦出血等癥狀,嚴重者可發展為登革出血熱,出現休克等危險情況。
一旦出現疑似登革熱癥狀,應立即就醫并詳細告知醫生近期的活動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確診前應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風險的藥物。確診患者應在蚊帳內休息,防止蚊蟲叮咬患者后繼續傳播病毒,造成疫情擴散。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新清遠 清遠日報
文字:曹成飛 通訊員 阮杭
編輯:何雁舒
校對:何建鵬??
二審:李誠??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