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于成都這座以“巴適”聞名的城市,42歲的導演秦天身上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松弛感。兩年前,他的導演首作長片《但愿人長久》斬獲FIRST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劇情長片。
這讓秦天進入了新的階段。許多類型的項目紛至沓來,人際關系也忽然擴展。他覺得自己正像一個職業(yè)電影導演一般,迎接著這陌生而光鮮的新程。
獲獎前的十五年里,秦天的身份標簽過于復雜,他是成都猛追灣路邊燒烤攤的合伙人、醫(yī)療器械推銷員、游泳池救生員、兒童機構(gòu)培訓老師、商業(yè)主持人,他還干過閃送,送過外賣,開過野車,最近的身份是廣告導演。“我也不是為了拍電影必須干這些事,只是做這些事,時間自由且不用啃老。”他自嘲道。
今日(6月17日),《但愿人長久》即將在全國藝聯(lián)專線上映。距離電影上映不到兩周時,秦天被告知了這一消息,彼時,他已重回“業(yè)余導演”的自由人生。在為迎接影片上映而專門布置的采訪間里,秦天以一種慵懶的優(yōu)雅姿態(tài),娓娓道來這部長達172分鐘跨越時代的女性生存圖景背后的故事。
01
脫下孔乙己的長衫
秦天是最早一批“脫下孔乙己的長衫”的年輕人。
2007年,24歲本科畢業(yè)的秦天,放棄了入職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機會,踏上自由之路。
他做過醫(yī)療銷售、擺過燒烤攤、當過泳池救生員,在生活的底層穿梭,只為維持生計的同時,留出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去觀察、感悟、思考,以及看電影。
有時,他只是靜坐在成都的角落,觀察人流涌動、車來車往,看久了,他竟能輕易分辨出上下班的人群。他分析道:“下午4點,車流中好車居多,想必是高管們提前下班;而交通擁堵時,街道上的車多為普通員工的代步工具;至于那些在路面上悠閑晃悠的年輕人,大抵是自由職業(yè)者或無需上班的人。”城市生活的微妙變化,有人稱之為“異化”,而秦天認為,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已融入并適應了這座城市的節(jié)奏與規(guī)則。
導演秦天
02
女性的疼痛與糾葛
獲獎后,《但愿人長久》時常被當作女性主義佳作提及。在導演闡述中,秦天用帶有詩意的柔軟語句寫下他對女性的理解——月光下,她們影影綽綽。她們在這個世界的中心,也在邊緣。
在接近三個小時的時長里,《但愿人長久》以“家庭流動”為母題,將城市化進程下,三代中國女性的疼痛與糾葛,遷徙與扎根,呈現(xiàn)于銀幕之上,構(gòu)成當代中國城市化的微觀樣本。FIRST評委會稱贊其:“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女性在一個時代中的典型形象。”
令人意外的是,這部被冠以女性主義佳作的電影,創(chuàng)作初衷并非源于對女性困境的關注,秦天也沒想過,要拍出一部女性家族史詩。他最初的創(chuàng)作想法源自“遷徙”。
電影中,“成都夢”的議題貫穿始終。作為土生土長的成都人,秦天認為,成都是所有城市的縮影,“很多城市都在經(jīng)歷著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遷徙。” 而這個靈感來源于秦天的大學時期,“從大學同學身上,我發(fā)現(xiàn)這種遷徙帶來的家族式的變遷,正在完成一個巨大的轉(zhuǎn)變。這個轉(zhuǎn)變當中,有新生的東西,也有向往的東西,比如說,有很多同學因為學經(jīng)濟改變了命運,后來有了不錯的工作和收入,完成了自己的城市化進程。”
對于這個創(chuàng)作之初的想法,秦天稱之為“傾訴欲的開始”,“或者說是一種自我解釋的開始。” 該如何去講述這個故事,怎樣去描述這個人群,秦天選擇用“遷徙的外來人”的視角進入,最終主角就落到了女性角色身上。
至于為何選擇女性作為故事主角?“中國女性的隱忍、堅持,她們與男性的表達方式完全不同。在長達三四十年的故事背景下,她們更適合關于這座城市和這種敘事的表現(xiàn)。” 秦天說。
為塑造真實立體的女性角色,秦天訪談了不少女性,她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年齡跨度很大,其中,更多是作為中間代際的30-40歲之間的女性。
訪談的內(nèi)容既有家族遷徙背景,也有護手霜擦頭發(fā)這樣的生活細枝末節(jié),“我覺得這是與我的女性朋友們達成的共識,是女性普遍認為重要的東西,而男性不太具備這樣的眼光。我們男性對于手和頭發(fā)就還好,那種真是你得有一定的代入,你能體會,才會成為構(gòu)建描述她們的一些具體的情境。”
在《但愿人長久》的故事中,秦天最想講述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個人的經(jīng)歷和歷史在被解構(gòu)的過程中還能嵌到一起的,非情感無二了。”
影片中,夏蟬、夏小芒、外婆三代女性的命運交織,映射出當代女性在家庭、事業(yè)、情感中的多重困境與掙扎。但秦天否認了影片具有女性主義傾向,“我并非以女性困境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作,而是希望呈現(xiàn)女性在時代洪流中的真實處境。她們的困境,是所有媽媽、女兒、單親媽媽、基層工作者都會面臨的普遍現(xiàn)實。”
面對近三小時的成片時長,秦天與團隊也曾陷入糾結(jié)。“市場能否接受?如何取舍?我們都清楚這或許是唯一的機會。但最終,我們選擇忠于故事本身,帶著孤注一擲的‘魯莽’,完成了這部作品。”秦天說。
夏蟬與爾思、小芒
03
延續(xù)電影創(chuàng)作的純粹性
FIRST 影展的最佳劇情長片榮譽,為《但愿人長久》帶來了更多關注,也讓秦天面臨更多選擇與誘惑。
“獲獎后,確實有不少商業(yè)電影項目向我拋出橄欖枝。但合適的才是機遇,我清楚自己并不適合那些項目。與其勉強接受,不如保持創(chuàng)作的純粹性。”秦天說。
這兩年,秦天又完成了三個電影劇本,他將目光投向當代婚姻關系這一社會議題。
對于電影導演的身份,秦天仍自詡為“業(yè)余導演”,“大家覺得你拿了獎,可以當職業(yè)電影導演,但我比較有自知之明,比較謹慎。”
對秦天而言,導演是一個階段性的職稱,或者叫作一個紀實性崗位,“比如,今天開始拍了,或者影片在籌備了,我就作為一個電影導演的身份介入了”。他并不想以此為職業(yè),因為“時間成本劃不來”,他打趣道,“如果要職業(yè),我二十幾歲就去職業(yè),比較劃得來,賺得多一點,現(xiàn)在四十多歲了,再折回去,這不就是道士還沒上山又下山了。”
目前,秦天依舊靠拍廣告解決生計問題,因為“拍廣告不會消耗太多的創(chuàng)作”。他說,生命有限,還有很多東西想要表達,要留出更多的時間給想拍的電影。
海報
文/白 晨
編輯/吳嘉怡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轉(zhuǎn)載授權(quán)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chuàng)稿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